——库存高企 需求不足 供给过剩
近期来,部分地区的铁矿石市场价格小幅上涨,矿商的销售状况一般,下游终端用户按计划采购,整个市场并不景气,经营者对后市行情持谨慎心态,认为铁矿石库存量居高不下,支撑价格上涨动力不足。
据经营者在销售中反馈的情况,进入7月份以来,铁矿石市场价格总体呈现稳中趋涨运行态势,如在河北地区,国产精矿粉(66%)价格由495元/吨,涨至7月15日的515元/吨,上涨20元/吨;进口澳粉矿(62%)价格由420元/吨,涨至450元/吨,上涨30元/吨。近期华北地区铁矿石市场价格个别小涨,唐山66%干基含税现金出厂价格520-530元/吨,迁西66%干基含税现金出厂价格510-520元/吨;东北辽宁北票66%湿基税前现汇出厂价格345-355元/吨,朝阳66%湿基税前现汇出厂价格350-360元/吨,建平66%湿基税前现汇出厂价格360-370元/吨,鞍山65%湿基税前现汇出厂价360-370元/吨,华东山东淄博66%干基含税承兑出厂价格585元/吨,马鞍山64%干基含税现汇出厂价540元/吨。广东河源64%干基含税现金出厂价格360-370元/吨,广西柳州64%干基含税出厂价格510元/吨,海南矿业63%精粉干基不含税现金出厂价格325元/吨。
从铁矿石市场交易状况来看,这段时间矿山和经营者的铁矿石销售情况一般,钢厂基本按需采购,需求量没有明显增多,目前铁矿石库存量依然居高不下,供大于求局面凸现,业内人士认为后期铁矿石市场价格上涨的动力不足,目前影响铁矿石市场行情的不确定因素不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淡季中的钢材市场行情变化,对铁矿石市场行情的影响。目前还是钢材市场需求的淡季,梅雨、洪水、高温、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建筑工程施工受到影响,钢材需求减少,特别是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的需求萎缩,贸易商的销售不佳,销量减少。据监测的沪上的线材、螺纹钢终端用户日均采购量环比回落17.26%。加上,各地对钢铁业“去产能”和“供给侧改革”的力度加大,以及整治环保等措施的贯彻实施,使钢产量增速下滑,对铁矿石需求减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6月份我国粗钢和钢材累计产量分别为39956万吨和55992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1%和增长1.1%。从绝对数量来看,今年1-6月份我国粗钢产量同比减少444万吨。7月上旬,中钢协会员钢铁企业日产粗钢174.21万吨,比上期减少2.16万吨,下降1.22%。据此估算,本旬全国日产粗钢225.32万吨,比上期下降1.02%。这段时间,长江中下游出现大范围的洪涝灾害,对江苏、湖南、湖北部分钢厂生产形成一定影响,粗钢产量出现回落。7月中旬唐山地区限产加码,加之华北、东北地区相继出现洪水灾害,预计粗钢日均产量将会继续回落,对铁矿石市场将产生直接影响。
二是铁矿石库存量居高不下,供大于求矛盾凸现,制约价格的攀升。由于前期进口矿市场价格持续攀升,一度接近吨价60美元/吨关口,7月中旬,普氏62%品位铁矿石指数报收于每吨59.05美元,一周内上涨4美元/吨,进口矿增多,导致国内港口铁矿石库存持续大幅上升,创出2014年12月以来的新高。据统计显示,7月15日46个主要港口进口铁矿石库存量约10540万吨,较7月8日10450万吨增加90万吨,环比增长0.86%。中国港口铁矿石库存已经增长13%,为2014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正在逼近2014年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目前国内铁矿石市场呈现供给过剩、需求不足、供大于求的格局,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后期铁矿石市场价格上涨面临较大瓶颈。
三是铁矿石期货市场行情变化,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如今铁矿石的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关联度越来越紧密,互动性很强。在前期,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价格总体呈现强势上涨、高位震荡的走势:一是高位震荡、强势上涨;二是量缩价涨、持仓增加;三是波幅扩大、贴水发散。上周一,铁矿石期货市场行情大跌,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价格跌3.3%,至每吨人民币420元。不过,后期铁矿石期货市场行情变化尚难预料,对现货市场的铁矿石价格涨跌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四是钢铁企业的铁矿石采购政策调整,也将波及后期铁矿石市场走势。时下,钢厂为降低生产成本,在铁矿石、废钢、焦炭等钢铁原料采购上,普遍控制采购量,合理设置库存,以减少资金占用;同时,在采购价格上,尽可能压低价格,“控量压价”是钢铁企业在铁矿石采购的基本原则,不会改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期铁矿石市场不会明显上涨。
鉴于上述这些因素,业内人士对铁矿石后市的预期仍不乐观,认为铁矿石价格的上涨,缺乏供需基本面的支撑,预计短期内进口矿市场价格将以小幅震荡调整为主,明显上涨的行情不会出现。
(关键字:铁矿石 铁矿石市场价格 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