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整治环保、去产能、供给侧改革力度加大
近期国内铁矿石市场价格震荡波动,交易一般,经营者对后期行情并看好,认为随着各地对钢铁业的环保整治、去产能及供给侧改革力度的加大,直接波及铁矿石市场行情,价格震荡的格局不会改变,明显上涨行情不会出现。
据矿山及经销商在销售中掌握的情况,最近以来,国内铁矿石市场价格小幅波动,有涨有跌,河北地区铁精粉价格小幅上涨,进口矿市场价格先跌后涨,以河北地区铁矿石市场为例,在7月份的前三周运行状况:国产精粉矿(66%)价格,第一周从495元/吨,上升到505元/吨,上涨10元/吨;第二周再涨10元/吨,为515元/吨;到7月22日,第三周的周末,上涨到535元/吨,上涨20元/吨,呈现一度上扬的运行态势。而进口澳粉(62%)价格由涨转跌,上半个月,从420元/吨,涨至450元/吨,上涨30元/吨,到第三周,回落到440元/吨,下跌10元/吨。在上周末,普氏62%品位铁矿石指数报收于每吨57.5美元,一周下跌1.45美元。从铁矿石市场交易情况来看,由于国内不少地区遇到暴雨、洪水袭击,灾害性天气,使运输受阻,港口作业受到影响,进口矿到货明显减少,一时间钢厂库存下降,需及时补充,部分钢厂适当加大国产矿的采购力度。
从总体看,铁矿石市场价格仍然呈现盘中上行态势,主要原因是钢铁企业产量持续维持在高位,且再创新高,铁矿石需求强度较强,支撑价格走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产量分别为5974万吨、6947万吨和10072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8%、1.7%和3.2%;平均粗钢日产量为231.57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环比增长1.8%,同比增长0.8%。3、4、5、6月,全国粗钢日均产量连续四个月同比增长。
然而,国产铁矿石产量却有所下降。今年6月份,铁矿石原矿产量12106.4万吨,1-6月,累计产量59403.8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2.2%。
经营者分析认为,由于钢厂高炉开工率保持高位,东北地区部分钢厂高炉恢复生产,铁矿石市场整体需求稳定。另外,从国外主要矿山企业上半年产量数据看,几大矿山产量增幅都低于预期,市场整体资源供应压力并不大。
不过,经营者对于8月份及下半年铁矿石市场行情并不看好,认为遏制铁矿石价格上涨的阻力的瓶颈主要来自钢铁企业的环保整治、“去产能”和“供给侧改革”,这“三管齐下”,将直接波及铁矿石市场,需求将会明显减少。
今年下半年,钢铁行业的首要任务是重点落实国务院6号文精神,加强推进过剩产能化解。下半年,国务院督查组将驻派到各个省份,进行去产能任务督查。
业内人士介绍,今年2月1日国务院6号文确定了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政策。整个去产能的目标是五年压减1.4亿吨产能,而今年完成4500万吨的去产能目标任务。据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钢铁去产能的量达到1300多万吨,是今年目标任务的30%左右。下半年去产能任务达到3200万吨,比上半年实际完成的1300万吨,要多1900万吨。
下半年钢铁行业去产能3200万吨任务必须完成,工信部副部长冯飞表示,钢铁行业过剩仍然属于绝对性过剩,去产能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对此,下一步工作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督促省级人民政府把责任落实到各级政府;二是把目标任务落到企业和生产线上;三是开展淘汰落后产能、清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和联合执法三个专项行动,现在已经在实施;四是严控新增产能,坚决防止边减边增,对于违规违法的建设项目一经发现要严肃查处,各地不得以任何名义和任何方式备案新增产能的钢铁项目。
在去产能的同时,钢铁行业的环保整治力度也将继续加大。环境保护部在7月25日向媒体通报了全国钢铁行业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部署情况。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局长田为勇表示,将要求各地全面加强对钢铁行业的环境监管,加大处罚力度,推动钢铁行业主要污染物全面达标排放。对污染物排放持续超标的钢铁企业,依法采取按日连续处罚、责令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等措施。
今年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全面启动,截至7月19日,已组建的8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已全部完成督察进驻。环保执法加强,也将对部分钢厂生产形成影响。
7月下旬,唐山地区将正式进入抗震40周年纪念活动限产阶段,所有钢厂烧结机将停产,对钢厂生产的影响将会加大。预计全国粗钢日均产量将会出现回落,这对铁矿石市场需求带来较大的影响。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后期价格难以上涨。据钢铁协会监测,6月末,全国进口铁矿石港存量达10268万吨,环比上升82万吨,同比上升2397万吨;1-6月份,全国生铁产量为3.45亿吨,同比减少710万吨,而进口铁矿石4.94亿吨,同比增加4116万吨。铁矿石市场仍是供大于求态势。那么,未来的国内铁矿石市场价格上涨的可能性不大,还将震荡波动,或盘整下行。
(关键字:铁矿石 铁矿石市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