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部分行业利润增长迅速,尤其是汽车、钢铁等行业。
国家统计局27日公布数据显示,8月份,汽车产销两旺,加之去年利润偏低,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43.9%,增速比7月份加快24.9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汽车需求尤其旺盛。今年前8个月汽车销售同比增长8.6%,比经济增长快两个百分点,而8月汽车销售增长13.1%,比7月高3.9个百分点。
此外,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及去产能影响,煤炭、钢铁等行业利润持续改善。
数据显示,1-8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1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1.1%。
其中,8月份这一状况表现得更为明显。当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增加210.4亿元,创今年单月增量新高。
27日下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和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联合主办的NAES宏观经济形势季度分析会(2016年三季度)在北京举行。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在致辞中表示,无论是经济分析还是政策建议,“旧话说新事”亟待扭转。一方面,当前对于经济新常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不能仅仅再用周期理念去分析,必须引用结构性分析的眼光和理念。另一方面,在宏观经济政策安排上,许多政策事实上如果换成说是需求管理或者拉动需求的政策也是符合的,内容几乎没有太大变化。
比如说,减税,过去二十年的减税都是结构性的减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其实是指向总量减税的,问题在于怎么去落实。今年最大的安排就是营改增,五千亿的减税安排目前已经落实了两千多亿,那么减税的归宿在哪儿?是赤字和举债,一手减税一手增加赤字,这样凯恩斯式的扩张经济安排,显然不合适。
在高培勇看来,一定要把着力点落在供给侧,操作方法在于结构性调整,路线图应该是改革的办法,宏观经济政策配置必须比照以往的理念来做,“不管是形势判断还是政策配置,都要问一问和过去的操作有何不同。”
《经济参考报》总编辑杜跃进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经济正面临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宏观经济政策正致力于稳增长、控风险、促转型的多重政策目标之间的艰难平衡。
未来,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国经济的整体风险依然存在,甚至存在不断积累的可能性,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民间投资下滑进一步加剧。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最引人注目的新现象是民间投资增速的迅速下滑。二是M1和M2剪刀差进一步扩大,资金大量进入房地产。三是房市走势分化严重,房地产整体风险已超过其他产业。四是某些地区经济断崖式下跌风险依然存在。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部分省份国内生产总值出现断崖式下跌。五是汇率风险,按照IMF的预测,流向发达经济体的资本流动将会在2016年达到高峰,并在2017年以后依然维持较高水平,而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在这次资本重新配置中将面临重大压力。六是出口持续疲软,进口低位徘徊。当前,这些风险和问题,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也亟待我们去研究、分析、提出对策性建议。
(关键字:钢铁 利润 国家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