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库存居高不下成为常态

2016-10-31 10:34:36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后期铁矿石市场价格将震荡波动

铁矿石市场“两高”(即进口量和库存量居高不下)将遏制价格的上涨,经营者及业内人士认为,现在铁矿石库存居高不下成为常态,在供大于求局面没有根本性改善的状况下,后期铁矿石市场价格将震荡波动。

据经营者在销售中掌握的情况,这段时间,铁矿石市场价格上涨势头在减弱,10月中旬,河北市场铁精粉价格上涨20元/吨,在630元/吨左右;安徽市场铁精粉价格为525-530元/吨,上涨15元/吨。山东大型矿山64%/65%铁精粉出厂价上调10元至610-630元/吨;福建地区64%铁精粉价格510元/吨。江西地区钢厂62/64%铁精粉采购价485-530元/吨;湖南地区钢厂65%铁精粉采购价稳定在570-600元/吨。辽西地区钢厂66%铁精粉采购价540-550元/吨,辽东地区钢厂采购价520-530元/吨。

进口铁矿石价格小幅上涨,PB粉矿外盘价格57.5-58.5美元吨(CIF),上涨2美元/吨。普氏62%粉矿价格为59.15美元/吨(CFR),上涨1.6美元/吨。国内主要港口PB粉矿价格465-485元/吨,58%杨迪粉矿价格385-405元/吨,63.5%巴西粗粉矿价格460-480元/吨,PB块矿价格变动不大为540-550元/吨。

从矿山和经营商的销售情况来看,铁矿石市场价格一般,下游终端用户基本按照计划采购,部分地区的钢厂少量补库,成交量维持正常水平。价格小幅上涨,主要是受铁矿石期货行情上升以及煤炭、焦炭价格大幅上涨的带动。

在分析后期铁矿石市场行情走势时,经营者和业内人士认为,在铁矿石库存居高不下成为常态的情况下,铁矿石价格继续上涨空间有限,目前影响整个市场行情的因素依然不少,主要体现在:
一是铁矿石市场供给过剩的格局尚难改变。近来,铁矿石市场呈现的“两高”现象,即进口量高和库存量高,且持续居高不下。业内人士称这“两高”现象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9299万吨,同比增加687万吨,增长7.98%;环比增加527万吨,增长6.01%,单月进口量创年内新高。1-9月,铁矿石进口量累计达到76255万吨,同比增加6381万吨,增长9.13%。据中钢协监测,9月末,企业进口铁矿石库存量为4413万吨,环比上升21万吨;全国进口铁矿石港口库存量为10648万吨,环比上升108万吨,同比上升2096万吨,远超终端需求的增长,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态势不仅没有改观,而且在加剧,将遏制铁矿石价格的上涨。

二是铁矿石市场终端需求强度在减弱。据经营商从钢铁生产厂家获悉,时下,钢厂产能释放面临诸多阻力,钢铁业去产能目标和任务在年内必须完成,各地正在加大实施力度,还有10%的去产能目标需实现;进入四季度是钢铁市场传统的需求淡季,钢厂产能利用率均会较三季度出现下滑;进入10月份,钢厂进入年度检修高峰期,一批钢铁企业相继开展设备检修或计划检修,产能释放受到影响。据中钢协统计,10月上旬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174.29万吨,环比上一旬末增加2.2万吨,增幅1.28%。据此估算,本旬全国粗钢日均产量229.11万吨,旬环比增加1.57万吨,增幅仅为0.69%。预计在10月中下旬或11月份的粗钢日均产量或将减少。因此,后期铁矿石市场终端需求将会呈现逐渐下降的局面,或将是个大概率事件。

三是钢厂效益收缩,在铁矿石采购上将采取“控量压价”政策。由于焦炭、焦煤等钢铁原料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钢材生产成本节节攀升,尽管进入10月份钢材价格有所反弹,但与焦炭价格上涨幅度相比,依然难以缓解成本上升的压力,钢铁企业的利润被原料吞噬。此外,运输成本上升,自9月下旬起,汽车运费全面涨价,货车、司机紧缺,多数钢厂的汽运费用提高了40%以上,有些甚至提高80%—100%。导致钢厂生产成本大幅增加,效益跳水,部分钢厂由盈转亏,企业再度出现亏损。据专业机构的调研,10月中旬,只有57%的钢厂仍有盈利,不少钢厂每生产一吨螺纹钢,亏损超过200元。在这种状态下,钢厂为了减轻成本压力,在采购铁矿石等钢铁原料上十分谨慎,尽可能合理设置库存,尽可能降低采购价格,“控量压价”,是钢铁企业的基本策略。

从上述这些因素来看,预计短期内铁矿石市场价格继续上升的空间有限,或将呈现小幅震荡波动行情。

(关键字:铁矿石 库存 铁矿石价格)

(责任编辑:0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