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拓集团首席执行官夏杰思近日表示,全球铁矿石供应过剩的状况会持续几年,大概需要7-10年才能实现供需再平衡。中国的经济状况会对铁矿石价格产生了一些影响,未来7-10年铁矿石市场会有波动,就跟过去两年情况差不多。
力拓三季度生产报告显示,销量同比下滑下降5%至8090万吨,不及预期的8350万吨。其下调了今年铁矿石销售预期,全年销售预期从之前预计的3.3亿吨下调至3.25-3.3亿吨之间,2017年的铁矿石指导发货量为3.3亿-3.4亿吨。力拓继续降低成本,保持成本优势,不管价格周期到哪个低谷我们都能够处在一个优势位置。
力拓非常关注中国市场对国际铁矿石价格的影响,尤其是中国政府推出的针对房地产的限购政策,因房地产是钢铁需求的最大领域,这直接影响对原材料铁矿石以及煤炭的需求。另外,今年以来,为了扩大份额降低平均成本,淡水河谷和RoyHill等国际矿商都在加紧扩产步伐。RoyHill计划在2017年初实现5500万吨的年度产量目标,淡水河谷的卡拉加斯S11D项目预计将于今年12月如期投产,2017年1月开始销售,该项目年产能高达9000万吨。这两家新增产能超1亿吨,无疑会加剧当前市场的过剩情况。但如果明年矿价维持弱势,可能会影响项目的产能释放。
就铁矿石价格走势,夏杰思称,中国经济及政策的变化,以及国内矿山产能的变化肯定会对铁矿石价格带来一定影响。比如国内铁矿石年产量此前大约在4亿吨,随着矿价下跌,国内矿企大多调整了生产计划,每年大约有1亿吨的缺口要靠进口来弥补,所以需求短期内就会大幅增长,矿价也就自然会随之上涨。但他称当前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很难长期持续下去,因铁矿石市场上整体过剩的情况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如何应对低矿价和中国钢铁去产能的挑战?力拓继续不断加强管理和技术投入,使吨矿生产成本不断降低,使之在整个价格周期里都能保持成本优势、竞争优势。根据力拓今年半年财报,其在皮尔巴拉地区的铁矿石单位现金成本下降至14.3美元/吨,比去年同期的16.2美元/吨降低了1.9美元/吨。在四大矿业巨头中,力拓和必和必拓成本最低,到岸成本均低于25美元/吨。
今年上半年,受益于中国基建地产回暖带动钢材需求增加,62%品位的铁矿石均价升至50美元左右。在大幅削减资本开支的条件下,力拓上半年取得了155.0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虽然较去年同期下降13.8%,但其当期基本收益15.6亿美元(剔除一次性项目后),净利润17.13亿美元,同比大增113%。与此同时,债务减少9亿美元,股息分红8亿美元。
夏杰思自7月履新之后,对力拓开启了新一轮架构调整,新的组织架构包括四个产品集团——铁矿石集团、铜和钻石集团、铝产品集团、能源和煤矿集团。与此前业务结构对比发现,夏杰思将更具竞争力的铜与钻石业务打包,更注重优势产品的组合。
夏杰思也格外注重中国市场。从1973年至今,力拓已经向中国市场运送了20亿吨的铁矿石。他称,“中国对力拓非常重要,因为中国是我们最大的铁矿石等产品的消费市场。”力拓每年大约有40%的收入来自中国。
(关键字:铁矿石 供需 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