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钢铁业去产能剑指2017 库存上升抑制煤价飙涨

2016-11-25 8:37:02来源:产经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进入四季度,国内钢铁去产能化转入2017年新规划中。随着钢材消费淡季的来临,与钢铁关联的黑色系焦炭等开始出现价格松动。同时,在国家政策干预下,动力煤也出现了价格下调。整体黑色系或进入高位震荡回落行情。

国内建筑行业开始转换“战场”

当前国内基建进展虽缓慢但仍处于逐步上升阶段,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至10月份,全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84429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比前9个月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地方项目完成465075亿元,同比增长8.7,比1月份至9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比前8个月加快0.7个百分点。除东北地区完成率下降外,东西部及中部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此前专家指出,中国建筑业总投资规模增速在减缓,2015年1到12月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4800多亿元,同比上涨10.2%,但是比2014年降低了17.2个百分点。如房地产的开发企业,三去一降一补,主要是去产能、去库存,去库存是房地产方面,导致投资不足,投资增速回落。加之外围欧美等今年动荡不安的局势及中东地区国家的不稳定因素等。短期来看,建筑业仍将承压下行。

未来建筑业主要着眼于国外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将成为建筑企业走出去的主要着力点,同时国内城镇化也是主要动力。也就是未来我们参考的基建数据或有所转移,特别是对总量原材料的需求着眼点势将被放大到对外周边及城镇化上。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再是一个集合的点,而是内外兼具,或者说直接参考原材料企业实际销售量更合理。

钢铁去产能剑指2017年

钢铁产需动态方面,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10月,全球65个纳入世界钢铁协会统计国家的粗钢产量为1.365亿吨,同比提高3.3%。主要排前的生产国情况,中国10月的粗钢产量为6850万吨,同比提高4.0%,产量仍是排全球首位。日本10月粗钢产量为900万吨,同比提高0.6%;印度10月粗钢产量为830万吨,同比提高12.3%。综合来看,全球在10月粗钢产量上小幅增加。

在当前国内钢材去产能规划之下,2017年的去产能增量或存在一定的实施困难问题,特别是今年三季度以来的钢企在钢铁价格出现反弹回暖后,河北钢铁行业经营情况好转。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省钢铁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而2017年多数企业的去产能化后的补偿问题未完全对接确立下,实施落地政策或成为去产能最大阻碍。

明年国内钢铁市场在总体产能绝对过剩、去产能进度以及一些钢厂复产影响下,仍是一个波动的市场。短期内在钢铁行业迎来消费淡季的同时,与对未来钢产量增减担忧问题仍将成为未来制约钢铁价格走强的重要因素。

库存上升抑制煤炭期价飙涨

黑色系在钢材回落带动下,各品种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特别是库存增长方面,本月以来,秦皇岛港煤炭库存几乎呈直线上升,屡创本年度新高,截至目前已接近630万吨,连续8天维持在600万吨以上。主要受发改委之前提出增加先进煤炭产能释放,增加秦皇岛港场存影响。煤炭企业积极响应,借助大秦线检修完毕,恢复正常运输之际,很多煤矿站开始增加发运量和销售量,发运到北方港口的煤炭数量明显增加。再加上巴准线和汽运煤部分资源回流,北方港口增添了可观的煤炭资源。京唐港区库存稳步走高,周内呈现平稳上行走势,虽然天气方面存在大雾大风封航现象,但是影响不大。截至11月21日,京唐港区存煤560万吨,较前一周同期上涨63万吨。后期随着气温的下降及中长期电煤合同执行日期的临近,港口煤价有所松动,贸易商囤煤积极性有所减弱。加之国家层面要求和下游刚需仍存在影响,秦港调入和调出高涨形势或得以延续,存煤量下滑可能性较小。

短期来看,煤炭库存仍处于稳固上升期,煤炭价格是否持续上扬或关键看下游钢厂出产能情况,若河北关联钢厂在进入2017年的去产能化上仍未有落地的整合措施,则当前煤炭价格维持高位的可能性较大,一旦钢厂减产,则煤炭在库存日渐充盈之下价格面临回调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因此,短期在煤炭价处于高位区间之下,不宜过度看涨,以区间宽幅震荡对待为主,谨惕随时出现的回落行情。

动力煤方面,国内动力煤企业日前也开始调价以应对市场过度投机的煤价带来后期库存压力,国内最大煤企,神华集团在周一时段下调动力煤现货价格。从11月下旬起,5500大卡动力煤市场价均下调为680元/吨,比上期降低5元/吨。此次调价主要受到铁路运量增长和柴油价格下调影响。运输成本的下降及充足的供给量给现货煤价带来了利润空间的同时,也给市场价格带来了压制。未来动力煤价格在供给充足下,或仍有降价空间。短期内郑煤谨慎看回调为主。

(关键字:钢铁 去产能 动力煤)

(责任编辑:0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