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震荡了一年的铁矿石市场似乎没有停顿的迹象,只是强劲的上涨势头明显减弱,国产矿市场价格呈现小幅回落态势,市场人气亦不如前期旺盛,经营者及业内人士认为时下铁矿石市场面临的左右行情的因素不少,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和关注。
据经营者在销售中掌握的情况,这段时间,铁矿石市场行情有所变化,价格涨跌不一,分化现象显现,部分地区的国产矿价格小幅下跌,幅度大都在5-10元/吨,尽管幅度不太大,但震荡回落的态势已见端倪。
这一周,铁矿石价格小幅震荡,普氏62%粉矿价格收于81.8美元/吨(CFR),较上周五上涨0.65美元/吨,下半周后市场成交趋淡,港口库存量继续上行。国内铁矿石市场价格稳中小幅上涨,河北、安徽地区铁精粉出厂价格升到725-755元/吨,上涨25-30元/吨。辽东地区钢厂采购价上调10元/吨,为590-600元/吨。山东大型矿山64%/65%铁精粉出厂价上调25元/吨,为805-825元/吨;江西地区钢厂64%铁精粉采购价暂稳定在650-700元/吨。
主要港口铁矿石价格上涨5-10元/吨,PB粉矿价格630-660元/吨,58%杨迪粉矿价格540-560元/吨,超特粉矿价格465-480元/吨;65%卡粉价格740-760元/吨。
对于后期铁矿石市场行情走势,经营者及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影响铁矿石市场价格的因素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是进口矿资源持续增加,港口库存上升,供大于求矛盾凸现。今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在不断增长,据最新统计显示,11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达到9198万吨,同比增长11.99%,1-11月中国铁矿石进口量为9.23亿吨,同比增长9.2%。近期,海外矿山企业的发货量在增多,国内港口铁矿石库存不断上升,钢厂的厂内铁矿石库存也逐步达到高位。据专业机构统计,截止12月中旬,全国46个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量约为11125万吨,较12月上旬增加50万吨。目前港口和钢厂的铁矿石库存量双双居于高位,供给过剩的矛盾不仅没有缓解,而且进一步加快,成为遏制价格上涨的一大因素。
二是受环保整治影响,钢厂限产,铁矿石需求减少。最近以来,各地对钢铁业的环保整治力度加大,河北等地区的一批钢厂因治理雾霾而被减产、限产,江苏、山东、四川等地掀起狙击“地条钢”,关停中频炉的高潮,加上今年去产能4500万吨的任务在11月底前全部完成,使钢厂的产量下降,铁矿石需求量明显减少。据中钢协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1月下旬,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171.96万吨,环比上一旬减少0.42万吨,下降0.24%。1-10月份,全国生铁产量为5.86亿吨,同比增加30万吨;而同期进口铁矿石8.4亿吨,同比增加6911万吨,远超生铁增产需求。需求在下降,供给在上升,这一降一升的态势,可见目前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明显,可见支撑后期国内铁矿石市场价格继续上涨的动力不足。
三是期货市场震荡,对铁矿石现货市场的影响。前期,投资机构大量资金涌入铁矿石等黑色系期货市场,导致期货市场铁矿石价格涨停,为防止风险,制约投机炒作,三大期货交易所联手出台一系列管控措施,对铁矿石期货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一度铁矿石期货市场行情急速下挫。后期期货市场行情还将震荡,直接波及现货市场的铁矿石价格走势。
四是废铁市场行情变化,对铁矿石市场的影响。随着中频炉的全面淘汰,螺纹钢、线材的产量受到影响,部分钢的企业将会以转炉替代,将会使铁矿石、焦炭需求量上升。不过,业内人士认为,中频炉淘汰后的产生多余的废钢,一部分将流入高炉企业,加大转炉废钢使用比例,降低铁矿石的使用量。我国废钢资源产出量已达到相当规模,未来5-15年,我国废钢资源产出将逐步进入快车道,加之粗钢产量将进入下行通道,未来废钢资源越来越成为铁矿资源的重要补充。因此,废钢替代铁矿份额总体上将呈现增长的趋势。因此,这将对后期铁矿石市场带来的影响是必然的。
五是钢铁生产成本高企,钢厂下调铁矿石采购价格意愿增强。由于焦炭、焦煤等钢铁原料价格的大幅上涨,自11月份以来,国内“双焦”价格上涨350元/吨,导致钢厂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降本增效难度增大。据钢铁协会统计,1-10月份,会员钢铁企业盈亏相抵后累计实现利润286.66亿元,同比虽实现了扭亏为盈,但销售利润率仅为1.28%,利润和销售利润率环比继续下降,钢企盈利能力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在这种状况下,钢厂为缓解成本压力,在铁矿石等钢铁原料采购上,除了控制采购量外,在采购价格上严格把关,下调的意愿很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遏制铁矿石市场价格的继续上涨。
从上述这些因素来看,在铁矿石供大于求形势难有改观的状况下,后期铁矿石价格将呈波动走势,明显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关键字:铁矿石 铁矿石市场 铁矿石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