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2016年,难免心生惶恐:这一年,被打开的是一只潘多拉的盒子,还是装满巧克力的盒子?困惑,焦灼,滑稽,失落,却也蕴含着无尽的能量。惊吓——惊喜,火热——冰凉,失控——驯服,反转,成为最常见的经济剧情。
反转,反转,全世界都还没从黑天鹅的狂轰滥炸中回过神。退欧公投和特朗普的胜选显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逆全球化”的新趋势之下,一支口红用一夜爆红的故事注解全球经济的衰退,下行的中国经济要怎样完成自己的反转?前三季度6.7%的GDP增速,是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年的致敬。
在人民币被正式纳入SDR的国际化路上,人民币对美元今年以来急贬了6%以上。人民币不具备长期贬值的基础,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也确实在保持小幅升值。“人无贬基”成为热词,人民为何依然要焦虑?
这是一场保护钱袋子的攻坚战。银行理财收益下行,不敢买P2P,就去买香港保险;美国海淘贵了,就去欧洲旅行。
迅雷不及掩耳的反转,往往让人们“今夜无眠”。
4个交易日4次熔断,155分钟,6.66万亿元市值灰飞烟灭——年初 “熔断机制”被叫停的故事已经恍若隔世。但是,这一年,上证综指在3100点附近的挣扎,深港通、IPO新玩法,种种努力都还没有收复年初熔断带来的失地。
“9·30”楼市调控新政一直到年底都在升级打补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中央用一句常识性的论述做了定调。人们既喜且忧。喜的是,前三季度楼市可怕的高烧终于降下来了;忧的是,房价仍在高台上站岗。
勤劳的首富可以将1个亿视作小目标,但1套房的首付,已经成为很多在一二线城市打拼的“吃瓜群众”的毕生大目标。
不过,首富和他的朋友们注定要拥有更多的不眠夜。
万科之后,“门口的野蛮人”在A股所向披靡,险资的敲门声声声让人心惊,直到年底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措辞严厉的喊话,保监会叫停前海人寿万能险新业务。剧情反转,喝退险资的,不是62岁董小姐的爆脾气,其实是高层对于支持实体经济的确定。
“魔幻现实主义”大戏,最终要回归“现实”。说的不只是姚振华和贾跃亭。已经建立起商业帝国的互联网巨头们都如履薄冰。阿里燃烧的社交之心引发了一场“圈子”风波。李彦宏仍在由“魏则西”事件引起的愤怒与批评中寻找初心。BAT能接管一切,这是繁荣时代的荒凉,战胜自己的心魔最难。
盛世有危言。这一年,在几十场手机发布会间奔波的记者们,发明了“发布会驱动”这个词,这是国产手机商们的心魔。数不清的发布会,重金请代言人、赞助热门综艺,线下渠道大战……谁能笑到最后?无论是三星Note7的爆炸门,还是苹果的“关机门”,给了我们机会,也给了我们警示。
资本在VR、主播、人工智能之间瞬间切换,创业者和投资者都在等一场大风,吹散心中的“雾霾”。
滴滴和Uber合并了,江湖一统后,还要接受网约车新政的考验。小黄车和小橙车接过共享经济的笑脸,生机勃勃地奔驰在北京的冬日,散发着文艺的气息。然而,你我都知道它迟早要走上资本导演的老套路。
反转是确定的未来。唯一的悬念是谁反转谁。
(关键字:中国经济 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