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焦炭市场价格呈现“先跌后涨”运行态势
刚刚过去的今年首季,国内焦炭市场可谓波澜不惊,跌宕起伏,经历了价格先跌后涨,需求前淡后旺,商家心态由悲观向乐观转变的不寻常过程。
在1月份,国内焦炭市场略显疲软,价格震荡下跌,市场成交清淡。华北地区受环保压力影响,部分钢厂呈现停产、检修现象,焦炭需求量有所减少,且各大钢厂打压焦炭采购价格意愿较强。这一个月,河北地区二级冶金焦市场价格由2040元/吨下跌至1890元/吨,跌幅150元/吨。
进入2月份,焦炭市场更显疲软,价格一路下跌,尤其是在春节期间,受钢厂需求减少及运输不畅的影响,河北地区焦企厂内焦炭库存明显上升,焦炭销售情况不佳,导致焦企以跌价寻求出货、降低库存而低价销售,其它地区焦企形成跟跌态势。节后开市,钢厂内焦炭库存仍呈小幅增长态势,焦企库存并未有明显回落,焦炭价格再次开启下跌通道。这一个月,河北地区二级冶金焦市场价格由1890元/吨下跌至1660元/吨,大幅下跌230元/吨。
尽管二月钢市淡季,而今年却淡季不淡,钢价触底反弹,大幅上涨,但由于当时钢材社会库存居高不下,利润对钢企生产积极性的刺激较为有限,加之焦炭储备比较充足,钢厂对焦炭的采购未见明显增加,焦炭需求依旧不旺,价格易跌难涨,继续处于震荡下行通道。
3月份,焦炭市场的疲软、低迷运行态势逐渐改变,出现新的起色,价格止跌企稳反弹,在这种状况下,焦企提价意愿强烈,纷纷上调焦炭出厂价格,促使焦炭市场价格一改之前不断下跌的趋势,而是震荡上行,一路走高。截至3月31日,山西临汾地区二级冶金焦含税出厂价1620元/吨,比月初上涨150元/吨;河北邯郸地区二级冶金焦含税出厂价1750元/吨,上涨200元/吨;唐山地区二级冶金焦含税出厂价在1750元,上涨80元/吨;山东地区二级冶金焦含税出厂价在1780-1850元/吨,上涨170-200元/吨。整个焦炭市场涨价声此起彼伏。这一个月,焦炭市场出现了二、三轮上涨行情,市场人气旺季,商家心态稳定,焦企由亏转盈,生产热情高涨。
焦炭市场价格涨跌最终是由供需关系决定
纵观今年一季度焦炭市场运行轨迹,价格“跌—稳—涨”的转变,从中可以看出,价格最终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这是市场经济的规律,供给和需求是两个统一体,两个集合力量的互相发生作用,决定市场价格的走势。任何人为炒作,推动价格涨跌,是暂时的,不可能持续。
今年一、二月份,焦炭市场供给大幅增加,这是由于2016年焦炭价格疯狂上涨,焦化厂家摆脱亏损已久的局面,二季度开始盈利,且持续保持较高的利润水平。到年底,唐山地区二级焦价格2030元/吨,较年初上涨1340元/吨,山西临汾地区的二级焦价格1810元/吨,一年内大涨1260元/吨,焦企效益增长,利润丰厚,刺激产能释放,产量增加。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2月中国焦炭产量为3806万吨,同比增加288万吨,增幅8.19%。进入2017年,焦化企业生产热情不减,开工率持续提升。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2月,国内焦炭产量为6926.1万吨,同比增加276万吨,增幅4.15%。
焦炭市场供给在连续增加,而需求并没有增加,甚至呈现下降态势。在一、二月份,受元旦、春节长假的影响,钢材市场需求明显减少,钢价震荡波动,钢厂销售不畅,库存上升。截至2月24日,国内主要钢材品种库存总量为1648.6万吨,较1月末大幅增加544.7万吨,增幅49.3%,较去年同期增加381.3万吨,增幅30.1%。钢厂的钢材库存也在上升,据中钢协数据显示,截止1月下旬末,重点钢企钢材库存为1414.87万吨,比上一旬增加184.07万吨,增幅14.96%;比去年12月下旬末增加184.08万吨,增幅14.96%;比上年同期增加213.16万吨,增幅17.74%。
钢厂销售不畅,库存上升,此时,不少钢厂进行年度检修,加上钢铁业的去产能、取缔“地条钢”、关停中频炉以及治霾限产、减产、错峰生产等影响,产量下降,对焦炭需求强度明显减弱。据中钢协统计,2017年1月下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粗钢、生铁和钢材日均产量分别为162.07万吨、156.1万吨和160.5万吨,分别较1月中旬下降0.18%、下降1.05%和增长0.89%。
可见,今年一、二月份,国内焦炭市场供给在增加,需求在减少,这“一增一减”,导致焦炭市场价格的震荡下跌。
3月份,焦炭市场价格止跌反弹,一个根本原因同样是由供需变化所致。前两个月,焦炭价格大幅下跌,焦企亏损严重,停产、减产增多,加上北方地区治理雾霾力度加大,如邯郸地区启动焦化行业大气污染治理行动,27家焦化企业涉及治理项目77项,包括焦炉烟气脱硫、脱硝治理,钢铁联合企业建设干熄焦及配套建设污水深度处理设施等。导致焦企开工率下降,产量减少,库存量下降,不少焦化企业已无库存,焦炭市场供给持续减少。
然而,3月份,钢厂迎来复产潮。在一、二月份,进行检修的钢厂都恢复生产,尤其是在2月份,钢市快速升温,钢价大幅上涨,刺激钢厂生产热情,一批符合环保的钢企,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产量增加,特别是钢铁企业的高炉检修在春节后结束,复产高炉逐步增加,高炉开工率逐步提升,对焦炭需求旺盛。据中钢协统计,2017年3月中旬,重点钢铁企业粗钢日均产量176.17万吨,较上一旬增加6.68万吨,增幅3.94%。
可见,焦炭市场供给在减少,需求在增加,这“一增一减”,供需矛盾的改善,导致3月份焦炭市场价格止跌反弹,呈现一波上涨行情。
二季度焦炭市场走势展望和行情预测
对于4月份及二季度焦炭市场行情,经营者及业内人士认为焦炭市场总体呈现平稳向好的运行态势,价格的跌宕起伏行情不会出现,目前对焦炭市场的利好因素不少,具体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是从宏观层面看,雄安新区、一带一路、经济稳增长,等等,这对包括焦炭在内的钢铁原料市场都是一大利好。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通知中将雄安新区定位为“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对国内钢市无疑将会形成重大利好。雄安新区高标准的建设必然将大幅推升当地的基建及房地产投资,对建筑钢材需求将形成直接拉动作用,预计钢材需要达到1.2亿至1.4亿吨。再有,随着雄安新区的设立和京津冀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环保治理将成为重点工作,京津冀地区的环保限产和去产能加码将成为必然趋势。雄安新区的建设将给钢铁行业带来“需求上升、供应减少”的预期,从中长期来看将有利于焦炭、焦煤市场。此外,近日国务院印发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7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打造开放高地,围绕对外开放主题,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7年第一季度例会强调,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对钢铁市场和包括焦炭、焦煤在内的钢铁原料市场都是一大利好。
二是各地整治环保力度再度加大,焦企限产、减产,焦炭市场供给趋紧。5600名环境执法人员参与,为期一年,环保史上最大规模的国家层面行动启动。环境保护部决定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落实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大气污染防治责任以及企业环保守法责任。环保部门紧盯大型企业的达标排放情况,认真督促落实排污许可制度和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煤炭、焦炭企业因治霾被限产、减产,山东地区在督察组进驻山东后,不少焦企限产20%-30%,导致钢厂本周焦炭到货量减少;山西地区焦化厂要求限产50%以上,开工率持续下降,焦炭市场供给持续呈现下降趋势,目前不少焦企无库存压力,预计供给紧缺的状况在短期内不会根本性的改变,支撑焦炭市场价格稳中趋涨。
三是钢材市场进入旺季,对焦炭市场产生利好效应。时下,正值钢材市场需求最强劲的季节,各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一批重大建设工程集中开工,如四川省将集中包装推出2616个投资合作项目,涉及总投资额超3万亿元。该批项目涉及基础设施以及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P)。基础设施投资、民间投资与房地产投资会保持较高水平,或者是呈现回升势头。房地产投资及新开工增速均处于高位,房地产调控开始要求涨价压力大的城市加大用地供应。此外,投资品订单增加,推动了制造业稳定增长。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全国制造业PMI指数为51.8%,连续两个月环比上升,连续6月处于51%以上扩张区间,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从而拉动钢材需求,这对于焦炭市场而言,亦是一大利好。
四是6月底之前全面取缔“地条钢”,钢厂的焦炭消耗量将会增加。这几个月各地都在大力取缔“地条钢”,一批生产地条钢的中频炉被关停。工信部副部长徐乐江表示,4月、5月份,部际联席会议将组织赴各地打击取缔“地条钢”专项督查,7月、8月份开展验收抽查,确保各地取缔地条钢方案落实到位。5、6月份是取缔“地条钢”、淘汰中步炉落后产能的高潮期,部分钢厂将以转炉、电炉产能替代中频炉,那么,焦炭的消耗量随之增加,对焦炭市场也是一利。
五是焦炭出口形势的变化,对国内焦炭市场的影响。2月份焦炭出口呈现“量价齐增”态势。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消息显示,2月份中国出口焦炭81.42万吨,环比增加2.17万吨,增幅2.74%。2月份,焦炭出口均价为290.47美元/吨,环比增加46.37美元/吨,增幅为18.99%。近期来,国际市场的焦炭、焦煤价格出现变化,受飓风影响,澳洲炼焦煤出口价格飙涨23.40美元,达到175.70美元/吨,飙升15%,创下自1月8日以来最高水平。进口焦煤价格暴涨,推进国内焦煤价格跟随上涨,对焦炭价格也形成利好支撑。
(关键字:焦炭市场 行情展望 焦炭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