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5月3日)商品多数下跌,黑色系下挫,截止下午收盘,焦炭下挫3.58%,焦煤、鸡蛋、沪铅下挫逾2%,沪锌、铁矿石、PVC、热卷、沪锡跌逾1%,而涨幅方面,郑棉上涨1.36%。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本月14—15日在北京召开,加上“地条钢”整治大限将至,市场上又开始出现区域环保限产、停产的传闻。笔者认为,对此炒作需持谨慎态度,因为供需矛盾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扭转,螺纹钢将继续承压下行。
铁矿石供应压力仍大
目前,铁矿石港口库存量仍维持在13195万吨,较上周继续增加195万吨,连续七周维持在1.3亿吨上方。同时前三个月铁矿石进口量为27088万吨,同比去年增加12.1个百分点。国内矿山一季度原矿产量为29819万吨,同比去年增长15.9个百分点。面对一季度粗钢产量4.6%的增速,铁矿石端显得供给压力较为严重。虽然铁矿石价格从790元/吨的高位下跌到最低540元/吨,但自上周以来铁矿石跟随钢价快速反弹,重新回到580元/吨上方。由于国内外矿山成本均值在60美元左右,折合国内到港价格为510元/吨,而按照目前现货价格580元/吨来算,现货铁矿石仍有盈利的空间,所以出现减产的迹象几无可能。
终端采购谨慎
由于钢价快速反弹,当前钢厂生产螺纹钢的利润仍在500元/吨左右,利润水平仍然可观,钢厂生产积极性较强。数据显示,4月上旬,重点钢铁企业粗钢日均产量为179.82万吨,旬环比增长1.2个百分点,创出近两年来以来的产量新高。虽然本周公布的163个样本钢厂高炉开工率比上周下降了1.38个百分点,达到76.52%,但产能利用率仍维持在84.71%,以及盈利钢厂上升1.84%,至74.23%。随着长材利润的大幅回升,钢厂主动减产意愿不强,后期供给压力仍难出现改观。
需求方面,投资增速依然呈现稳步增长,对于后期的钢材消费也起到了提振作用,但是自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以来,全国有46个城市出台限购、限贷措施,其中有18个城市更是出台限售措施,使得商品房销售增速进一步放缓。后期新房销售必然持续放缓,也势必影响投资下滑,减少对钢材的需求。同时,钢铁行业新订单指数较上月下降3.7个百分点至46.9%,时隔三个月重新回到收缩区间,以及产生品库存指数较上月上升2.5个百分点至55.5%,创出2015年2月以来的新高,这也显示出终端采购的谨慎和销售压力的明显放大。
基差有望进一步走强
目前,螺纹钢期货以5月2日收盘价格为例,1710合约价格为3134元/吨,当日上海螺纹钢HRB400现货价格为3450元/吨,期货较现货贴水,且贴水幅度较大,达到316元/吨。在需求端没有进一步实质性利空的前提下,1710合约基差有进一步走强的动力。但若后期供给持续增加的态势不改,螺纹钢振荡趋弱格局或难改变。
原煤产量仍受其他因素制约
在临近取暖季结束之际,煤炭市场普遍预期“330个工作日”制度将延续至2017年全年,原煤供应有望较去年同期出现增长。3月初,国家发改委公开表示,2017年已没有必要大范围实施煤矿减量化生产措施,证实了上述预期。具体来说,先进产能煤矿和生产特殊紧缺煤种的煤矿原则上不实行减量化生产措施;煤炭调入数量多、去产能后资源接续压力大的地区,由所在地省级政府自行确定是否实行减量化生产措施,国家不做硬性要求;其他地区非先进产能是否实施和如何实施减量化生产措施,有关部门将根据煤炭市场情况,结合煤炭供需区域、布局、运输、品种和季节性需求等因素统筹考虑。近日,山西省也确认煤炭行业今年不再实施276个工作日制度。
然而,受维稳工作、安全生产检查、环保督查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原煤产量并没有如期增长,2017年一季度原煤产量8.09亿吨,同比小幅下降0.3%。3月主产地煤矿复产率偏低,产地煤炭库存被快速消化,动力煤现货供应出现短暂紧张态势,动力煤现货价格大幅上涨,并从坑口一直转导至港口。现货价格上涨使得动力煤期货1705合约基差扩大至60—70元/吨,期现套利的理论收益率达到10%,这刺激1705合约的主力多头席位积极增仓,做多的逻辑主要是修复不合理的基差。在其他品种纷纷移仓换月的时候,动力煤期货近月5月合约的持仓量反而出现增长,价格也持续走高,令市场担忧5月动力煤期货是否会出现巨量交割风险。
进入4月,复产的煤矿陆续增多,加之有关部门督促保障电煤供应和加快电煤外运,动力煤现货市场开始回调。虽然动力煤近月5月合约的基差依然为正数,但是基差减小的预期促使主力多头席位减仓,动力煤1705合约巨量交割警报得以解除。直至4月中旬,动力煤期货市场才终于完成了移仓换月,1709合约取代1705成为持仓量与成交量最大的合约。
由于预计未来几个月原煤产量将有所增长,动力煤市场供应趋于宽松,动力煤远月1709合约的表现明显弱于近月合约。但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以来,煤矿生产事故依然较多,而且从3月开始至今年年底,国家安监总局将对全国所有煤矿及其上一级公司进行全面安全“体检”,严厉打击煤矿违法违规生产建设行为。一旦出现事故或查出安全隐患,停产整顿不可避免。在安监部门保持“打非治违”的高压态势下,建议谨慎关注原煤产量的恢复情况。
(关键字:黑色系 商品下挫 焦炭重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