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份,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格局依旧,交易平淡,价格震荡,经营者及业内人士对后市行情并不看好,在居高不下的库存压力下,价格易跌难涨,以盘整下行为主。
近期来,铁矿石市场并不景气,钢铁厂家的铁矿石采购量有所减少,有的钢企高炉开工率下降,铁矿石减采、停采的增多,一些地区的铁矿石价格小幅下跌,到5月下旬,国内市场铁精粉价格比4月末下降30元/吨以上。
这周,唐山地区66%酸粉湿基不含税价格515-525元/吨,建平地区65%-66%酸粉湿基不含税价格在410/吨元左右。淄博地区65%-66%酸性干基含税现金价格640-650元/吨。进口矿外盘市场61.5%澳粉价格为62-62.5美元/吨。青岛港61.5%澳粉价格487元/吨,61%麦克粉价格465元/吨。
在分析预测后期铁矿石市场行情走势时,经营者认为根据目前的铁矿石市场供需状况和运行态势,价格不可能大幅上涨,或以盘整为主,现在影响后市行情的主要因素在于:
一是铁矿石库存量持续增加,居高不下,遏制价格的上涨。今年以来,我国进口的铁矿石持续增加,港口的进口矿库存连续上升,截至5下旬,国内进口矿港口库存已达13942万吨,较前期增加149万吨,连续10周站在1.3亿吨之上。在这期间,铁矿石港口库存的总量历史纪录不断被刷新,并且连持续时间也创下新高,据业内人士预测,库存量可能突破1.4亿吨。同样,国内矿山复产增多,产量增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4月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10337.2万吨,同比增长4.0%;1-4月产量40090.3万吨,同比增长12.3%,国产矿复产进程不断加快。目前铁矿石市场供给明显大于需求,在这种态势下,铁矿石市场价格缺乏上涨的动力。
二是去产能、取缔“地条钢”、环保限产,钢铁企业生产受到影响,对铁矿石的需求发生变化。今年各地对钢铁业的去产能力度加大,到目前为止,今年全国共退出钢铁产能3170万吨,完成年度任务的63.4%。不过,去产能并不等于去产量。据统计显示,1-4月,全国粗钢产量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204万吨,增长4.6%。但在5月份,环保整治,钢厂减产、限产的不少,高炉开工率下降,对铁矿石的需求也将减少。据中钢协统计,2017年5月上旬会员钢企粗钢日均产量179.84万吨,旬环比减少6.66万吨,降幅3.57%;预估全国日均产量230.99万吨,旬环比减少1.87万吨。钢厂产量下降,将对铁矿石市场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在6月底之前全面取缔“地条钢”,中频炉也将被处置。近日,贵州、河北、河南、黑龙江公布了一批“地条钢”企业名单,有12家企业已拆除相关设备,1家企业将于6月10日前拆除。安顺市拆除2家“地条钢”企业装备。新疆17家“地条钢”企业设备将被彻底拆除。太原取缔2家“地条钢”企业。昆明取缔4户“地条钢”企业。福安市拆除8家“地条钢”企业中频炉等设备。随着中频炉产能的淘汰,部分钢厂将以转炉、电炉替代,这部分钢企的铁矿石需求量或将增多。
三是钢铁企业控制铁矿石采购量和采购价。受环保限产影响,一些地区的钢铁企业高炉开工率继续下降,部分钢厂减少采购铁矿石,而大部分钢企多以按需采购为主,库存量维持在较低水平。此外,有铁矿石采购价格上,“压价下调”的意愿增强,尽可能降低钢铁生产成本。时下,钢厂在铁矿石采购上多持谨慎态度,控价力度较大,部分钢厂仍有进一步下调采购价格意愿。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鉴于上述这些因素的存在,在铁矿石市场总体资源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矿价难以摆脱相对偏弱的格局,预计近期内进口铁矿石价格或围绕60美元/吨区间小幅波动。整个6月份,国内铁矿石市场价格延续低位盘整。随着需求淡季的来临,铁矿石现货市场即将迎来又一轮的“熊市”。
(关键字:铁矿石 铁矿石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