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焦炭市场尚难有太大起色

2017-5-31 11:26:06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杨雪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过去的“红五月”,焦炭、焦煤市场不那么红火,且呈现疲软的运行态势,价格震荡下跌,到月底,整个市场仍没有回暖、价格没有反弹的迹象,经营者对6月份的市场行情并不看好,认为不会有太大的起色。

在5月份,焦炭市场一改“金三银四”的交易活跃、价格攀升、人气旺盛的态势,而是市场降温、交易平淡、价格下跌。据经营者在销售中掌握的情况,整个5月份,焦炭市场价格处于震荡下行通道,一路下跌,持续走低。如河北地区一级冶金焦价格从4月底的1930元/吨,到5月底的1780元/吨,下跌150元/吨;山西地区的一级冶金焦价格也由4月底的1850元/吨,下跌至到5月底的1670元/吨,下跌180元/吨;山东地区的二级冶金焦从1880元/吨,跌至1700元/吨,下跌180元/吨。

从焦炭市场的交易状况来看,厂商的焦炭销售一般,钢铁企业的焦炭采购量有限,停采、减采的现象依然存在,而且压低焦炭采购价格,一些钢厂已多次下调焦炭采购价格,焦化企业接受钢厂降价要求,也多次下调焦炭出厂价格,山东地区焦炭价格领跌,在5月份,累计降幅达到210元/吨。从而带动整个国内焦炭市场价格持续震荡下跌。

对于6月份的焦炭市场行情走势,经营者大都认为仍将维持目前的运行态势,不会有太大的起色,但价格继续下跌的空间有限,或将止跌回稳,不过影响焦炭市场的因素不少,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这些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6月份钢市淡季,波及焦炭市场行情走势。5、6月份是钢材市场传统的需求淡季,尤其是6月份,随着高温、梅雨季节的到来,对在露天的建筑工程施工带来影响,钢材需求将会有所减少,钢价震荡波动,钢厂销售压力增大。时下,一些大型钢企相继出台6月份的出厂价格政策,其中冷热板出厂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说明钢厂对6月份的钢市行情并不看好,部分钢厂以检修来控制产能释放,减少产量。如华东地区的钢厂高炉检修明显增多,据统计显示,钢厂高炉开工率连续3周呈现回落态势,华北地区受环保限产的影响,高炉开工率下降1.96个百分点,对外品的焦炭采购量减少。据中钢协统计最新统计显示,2017年5月上旬会员钢企粗钢日均产量179.84万吨,旬环比减少6.66万吨,降幅3.57%;全国预估日均产量230.99万吨,旬环比减少1.87万吨。钢厂产量下降,对焦炭的消耗减少。因此,6月份为钢材市场需求的淡季,也是焦炭市场需求的淡季,支撑焦炭价格上涨的动力不足。

二是焦炭市场供给的变化,对后期期行情走势的影响。在3、4月份,国内焦炭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在河北地区3月31日的二级冶金焦价格涨至1760元/吨,较2月底的1660元/吨,上涨100元/吨,到4月底,二级冶金焦价格又攀升到1890元/吨,再涨130元/吨,焦化企业因价格的持续上涨,盈利情况好转,刺激产能释放,产量增加。如4月份我国焦炭产量3832万吨,同比增长5.9%,日均产量127.73万吨,超过2016年全年日均产量122.71万吨的水平。不过,进入5月份,焦炭市场价格震荡回落,持续下跌,而且下跌幅较大,焦化企业盈利明显跳水,而焦企焦炭库存量呈现增加态势,生产积极不高,的加上受环保限产的影响,北方地区的一些焦化企业开工率明显下降,有的仅50%左右,产量有所减少。后期焦炭市场供给有望下降,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炭市场供需矛盾。

三是钢厂降价与焦企挺价的博弈,亦将波及后期焦炭市场的行情走势。前期,钢厂在焦炭采购上,大都采取控制采购量和压低采购价格,有的钢厂已多次下调焦炭采购价格,迄今仍有下调的意愿,如华北地区,当地钢企的高炉开工率下降,多数钢厂焦炭库存仍在10-12天,采购积极性不高。不少钢厂库存处于偏高水平,仍有压价意向。而焦化企业在5月份已经累计下调焦炭出厂价格150元/吨,利润大幅收缩,焦化厂家除了控制产量,消化库存外,部分焦企计划“挺价”,稳定市场。加上,临近月底,资金紧缺的矛盾凸现,使钢厂的降价与焦企的挺价,两者博弈更为激烈。不论哪一方胜出,都为波及后期焦炭市场行情。

从上述这些情况来看,当前整体焦炭货源较为充足,供需矛盾凸现,预见在6月上旬,焦炭市场价格仍有继续下调的可能性,在6月中下旬,焦炭价格有望止跌企稳。

 

(关键字:焦炭 焦炭价格)

(责任编辑:00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