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窥豹,从方大炭素看——供给侧改革中的炭素市场新变化

2017-7-21 10:29:18来源:中国冶金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今年持续走旺的炭素市场备受业内人士关注,也让长期处于低迷的炭素企业迎来了喘息的机会。这种市场变化得益于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保法律法规的严格落实和国外部分石墨电极企业的关停并转,也是石墨电极企业在市场大潮中深度调整的必然结果。

为探究炭素市场及未来石墨电极价格走势,日前,《中国冶金报》记者来到了有着50多年发展底蕴、在国内国际炭素产品市场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大炭素)采访。


原料价格涨势未减  成本日益增加

“这几年,受经济大环境影响,炭素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产能过剩,供需矛盾突出。各炭素企业降价以保市场、争客户,恶性竞争愈演愈烈,产品售价大幅下滑,甚至低于制造成本,致使很多炭素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到了举步维艰的境地。这是违反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也是不可持续的。这种状态长期存在,必将影响炭素市场的有序运行和炭素企业的正常发展。”这是方大炭素多位生产、技术专业管理人员的共同感受。

这一情形在今年却出现了逆转。当前,炭素企业开工率低,产量下降,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受钢铁价格上涨、钢铁行业效益大幅攀升等影响,石墨电极需求量大幅攀升,价格逐步回归理性,炭素企业迎来了难得的市场机遇。

对原材料价格的暴涨,方大炭素采购部门深有感触。该部门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国产针状焦价格从今年初的4000元/吨涨到7月11日的20000元/吨;进口针状焦今年初的价格为420美元/吨,到7月份超过了2000美元/吨。截至目前,国内针状焦相比今年初涨价幅度超过400%。国外供应商对国内企业资源供应进行严格限制,目前基本处于有价无量的状态,使国内生产企业生产高品质石墨电极受到严重制约。预计下半年针状焦供应紧张的局面仍将持续。

有关数据显示,国产石油焦今年初的价格为1890元/吨,到7月15日价格涨至4500元/吨,涨幅为138%;国产煤沥青今年初的价格为1766元/吨,到7月份涨至4350元/吨,涨幅为146%。

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炭素企业生产成本激增,而且原材料资源严重受阻,资源紧张、价格持续上涨在进口针状焦市场表现尤为突出。由于国外部分经销商限供,国内几家全工序可生产超高功率电极的厂家生产也因此受限,目前UHP500-UHP700规格的大电极货源严重紧缺,炭素生产企业只能接30~100吨不等的小单,没有能力接数量更大的订单,保供存在困难。

另外,石墨电极的生产周期为4个~6个月,周期非常长,工序复杂,质量把控难度高,综合成品率低(为70%~75%)。目前,方大炭素为了做好保供工作,内部进行动员,人员、设备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但要满足市场需求,仍要克服诸多困难。


供给端产量锐减  需求端增量明显

据相关人士分析,从供给端来说,一些炭素企业因市场长期低迷、生产经营恶化而停产,还有一些企业因环保压力,设备长年失修,资金紧缺,人员严重流失,加上沥青、石油焦等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而被迫限产、停产,甚至关停。尽管第二季度电极价格上涨和资源紧缺已经激发了一些企业复产的信心,但这些企业组织复产的阻力仍然不小,还需要一个过程。

从需求端来看,随着国家对“地条钢”的取缔,很多钢企为适应市场发展改用电弧炉炼钢,这就放大了市场对石墨电极产品的需求预期。根据方大炭素相关负责人分析,加上这部分产能为4000万吨~5000万吨,石墨电极需求量将增加12万吨左右。


国际市场需求增加  电极价格“水涨船高”

与国内市场相比,国外市场对炭素制品的需求量更为迫切。为了确保到货的及时性,包班列运输、电极空运已不是个别现象,每个空运专柜运费高达50万元,这是之前不可想象的。可见,国际市场对石墨电极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市场电极资源的紧张。

据方大炭素外销负责人介绍,由于前期市场的低迷,国外已关闭6家炭素工厂,部分设备拆除,复产困难,致使产能出现近20万吨的缺口,短期内难以恢复。同时,某些国家尽管有较大产能,但出于对市场不确定性的担忧,导致决策缓慢,制约了其开工效率的提高。

目前,在整个国际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方大炭素外销方面量价齐升,6月份销量与1月份相比,增幅达112%。而且各品种石墨电极价格增幅一度达到180.21%~261.21%之间。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大规格石墨电极因为受国外针状焦等原料供给限制,产品的缺口短期内难以弥补,价格有可能进一步走高。


钢企效益提升  拉动电极价格上涨

方大炭素某生产管理人员分析认为,钢铁企业效益的驱动导致过去停产的一些电炉又恢复生产,今年废钢铁流向发生变化,价格出现波动,有条件的一些钢厂减少了高炉铁水用量,提高了电炉冶炼废钢的比例。短流程炼钢不但加快了生产节奏,相对减少了废气排放量,而且大大提高了效益,降低了成本。

另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1月~5月份,钢协会员企业利润总额为407.49亿元,超过2016年全年的利润总额。下游钢铁市场的趋暖,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炭素市场继续回暖。


遵从市场规律  重塑行业信心

凭借装备、技术、人才、区位等综合优势,方大炭素近年来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主流优质炭素制品生产供应基地和涉核炭材料的科研生产基地,位于世界前列。但即便如此,其仍在试图摆脱近年来因市场“寒流”引发的阵痛。

对于目前炭素市场难得的理性回归,方大炭素保持着清醒头脑。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环保政策不断落实的大环境下,每个企业都在遵循市场的发展规律,遵守市场的竞争秩序和规则,炭素企业亦是如此。石墨电极供不应求的局面可能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其价格上涨是市场行为的体现。

为应对原材料涨价,方大炭素全力开展降本增效工作,制订具体增产、节能、提质、降本措施,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特别是今年在炭素制品价格回升、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该公司从安全环保大局出发,对部分焙烧环式炉、石墨化炉等进行技术升级改造,确保达到环保要求。为降低装出炉工的劳动强度、减少粉尘排放,该公司投资上千万元引进新式吸料天车等,目前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为做好与各大钢厂及战略合作客户的资源保供工作,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与客户共谋发展,该公司主管领导亲临一线,与销售人员一起主动与战略合作客户沟通,直面市场,合作共赢。

作为一个有责任担当的企业,方大炭素始终以发展民族炭素工业为己任,践行“经营企业要对政府有利、对企业有利、对职工有利”的企业价值观,坚持依法治企、依法兴企,坚持走科技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炭素资源严重紧缺的当下,方大炭素全力保障供应以满足市场需求,成为市场供需平衡的重要力量。

方大炭素一位负责人强调,当前国际、国内需求依然旺盛,这有利于重塑行业信心,但价格上涨过快也存在风险,后期供需状况变化仍值得大家密切关注。

 

(关键字:方大炭素 供给侧改革 炭素市场 新变化)

(责任编辑:00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