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产业链的一手调研资料和环保限产的定量分析
上周四、周五我们调研了山东地区的一家焦化企业、两家贸易商、一家钢铁企业。观点是钢铁的基本面仍然比较乐观,钢铁有超预期的可能。
一、基本面的调研结果
1.产量。大家担心钢价的上涨是否会让部分停产企业死灰复燃。我们的观点是不会。
螺纹钢的吨钢毛利五月份开始已经高达1000吨以上,山东钢厂的产能利用率已经高达90%以上,不再有提高的能力,新增产能也没有可能性。
如果有高炉置换,产能也只能更低,不会增加。唐山的高炉开工率已经维持了较长时间没有变动。
2.库存。钢铁企业和贸易商的库存处在比较低的位置。钢企的库存是1-2天的量,贸易商的库存是2-3天的量,产业链上下游的流通也比较顺畅。
山东地区的数据比华中地区更真实,因为山东地区受高温影响较少。
3.环保。环保政策非常严格,钢企和政府都积极响应。目前距离采暖季还有三个月,环保人员已经提前进驻钢厂,部分钢厂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减产,环保政策只可能更严格。
二、产业从业者的态度和预期
1. 钢企的态度。钢企的态度比较乐观,基本是按照每笔订单进行调整,价格调高比较频繁。而且普遍9月份出厂价进行了调高。
2. 贸易商的态度。贸易商的态度相对比较稳健。原因时贸易商钢价上升趋势太大,但下降可能性 不太可能。如果价格中枢可以继续夯实,则贸易商补库会比较积极。
三、环保限产能
1. 环保限产范围会大于“2+26”城市,比如山东日照,本身不在限产范围内,有1400万吨产量,也会受到限产影响。
2. 地方政策对中央文件的执行会更加严格。环保是一条绝对不能触碰的红线,一旦触碰,对地方政府官员的处罚会非常严格。比如中央会对PM2.5进行实时监控,天津两位官员,以及山东的部分科级干部都因为环保执行不力而被免职。
3. 企业对环保政策的执行非常严格。企业愿意配合地方政府主动环保限产,而且目前钢铁产业的利润较大,钢厂不愿意触碰政府的环保政策。
4. 环保限产的定量测算中,“26+2”中的钢产量主要集中在唐山、邯郸、石家庄、安阳,占产能得74%。按最悲观的预算,限产也达到了全国产量的9.8%。
总之、钢铁的基本面非常好、环保限产后续超预期的可能性非常大。
四、总结
目前产业链没有核心风险,而是有一些利好,比如贸易商和钢厂的低库存。第二个角度是从环保限产的维度来看供需,在整个环保季单月减产达到了700万吨。
可以对比往年11月份的库存,基本11月份进入冬储后,库存会慢慢累积,今年可能因为环保限产出现库存累积速度比较慢的状况,如果冬储不及预期,钢铁价格有可能在明年三四月份处于高位。这是以上内容的一个总结。
三四季度的黑色产业链价格利润看法和核心股票推荐
一、市场情绪的变化
1. 投资者的情绪变化。
目前钢铁的仓位比较集中。部分投资者重仓,部分持仓很少。上周五的波动中,部分重仓投资者继续持仓,而持仓较少的投资者平仓。重仓的投资者可以继续持有,涨价目前只走到了2/3或1/2的阶段,后续空间仍然很大。市场情绪依然偏乐观。
2. 实体企业的情绪。
钢厂和贸易商都在积极的提价。下游需要补仓,而仓储不足,则会涨价。整个企业的情绪比较乐观。
8月4日唐山市长会议提到了错峰生产的计划,是今年内比较早“2+26”城市限产的政策。由于中钢协的跟进和调控,市场对价格有了新的预期。价格反而有了小幅下滑。
如果只是一个短期情绪,对基本面的影响很小,无论是从中钢协还是发改委的讲话来看,都只是遏制恶意操作,但基本没有对价格压制和产量放松的趋势。最近市场情绪已经开始恢复。所以还是要看基本面本身的变化。
二、三四季度的供需和价格变动方向
1. 三季度的供需和价格变动方向。
钢铁板块的期货和现货价格在过去几个月涨幅一直比较大,驱动新增长的核心在于整个的逻辑的串联。根据我们目前按的测算,8月份库存整体在以500万吨左右的速度下滑,单月下滑的量占库存高达1/6-1/7,而往年的库存去化速度一般是200万吨。供需的边际对价格的影响比较大。
而由于源头端的钢厂供不应求,贸易商垒库存的能力比较差。三季度旺季已经开启,供需结构的大方向是向上的。
如果只是影响一到两个月个月,市场中期持有钢铁的逻辑就会被打破。目前我们的核心观点是三季度的行情比较确定,十九大之前没有其他风险。
2. 四季度的供需和价格变动方向。
我们看到整个钢铁4季度从需求的角度毫无疑问出现一定量下滑,10、11、12这三个月的量逐渐下滑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弹性的问题。
由于环保限产的因素导致供给端出现一定的下滑,而且下滑的弹性比需求端更强。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那么在这个层面上会整个供需缺口再度打开,使得价格的弹性再度开启。
根据我们的测算,4季度本身由于受到环保限产比较大的影响,我们按照中性的预期去核算,基本上4季度,每个月都会存在一定量的供需缺口。
这是我们整个从供需的角度来预测3、4季度价格整体的方向。
三、钢铁是否存在风险
从当前风险去看钢铁是不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我们设计了问题的形式来为投资者做一个解答。
1. 产能利用率继续提高的风险
Q:今年看到钢厂的开工率水平处于比较低的位置,包括现在全国高炉开工率水平处在70%多,不到8成的水平,那这个水平下是不是意味着存在比较大增量的变化,或者说开工率是不是有望恢复到8成或9成?
A:答案是否的,第一根据我们的调研以及数据模拟的情况来看,当前的产能利用率水平、有效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90%左右,再往上的空间其实是相对较小的。
第二是目前通过粗钢产量折算的产能利用率与高炉开工率数据看,13年劈叉是很明显的,但是近一两年是明显是退缩的,钢炉开工率更多以个数来计,它里面的负荷率放的是比较低的。
比如在13年的时候一个高炉负荷率也就是20-40%,但是在近期开始的高炉负荷率水平基本已经到了91-92%的水平,因此高炉层面没有大增的量,因此这块是不用去担心风险的。
2. 提前补库的风险
Q:担心的风险是今年的补库,整个的贸易商以及终端的补库相比往年的同期有提前,会不会提前消耗掉需求,导致淡季不淡,旺季不旺。
A:答案是否的,在过去的6月份到现在的两个月内,整个钢铁产业链的补库情况是不如人愿的.由于上游源头端的钢厂水流比较小,而且近期已经进入了旺季,需求会呈现季节性的上升。
也就意味着后期整个库存的方向是不减不增,有可能大的方向还是继续下滑的。由于前期贸易商和终端没有补够库存,导致在旺季来临的时候还会有强补库意愿。
包括这个周末,周六钢材价格下降了20元每吨,周日又开始一定的回升。回升了30元每吨。这里面能看到市场价格一旦下跌,市场和终端的补库意愿是非常强的.从这个角度看,目前库存并不高。不会影响旺季的需求,而且旺季需求的方向还是向上的。
3. 宏观经济下滑的风险
Q:宏观经济的需求层面是不是已经开始看到下滑的迹象?
A:答案是否的,由于在上周和上上周的山东和华东地区调研中,我们注重了下游需求的变化,根据我们近期的调研。首先从水泥方面,订单同比增速还是维持增长的,今年大概维持在2%的订单总增速。
一方面体现了实体经济的需求季节性向上特征,第二方面表明整个需求端还有一个同比的增量,能清晰看到农村民用建房,以及修路的需求到下半年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增量。
(关键字:基本面 偏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