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石油加工、煤炭和钢铁等行业效益明显提升,7月国有控股企业效益明显提升。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国企与非国企显著分化。1-7月国企利润增长44.2%,其中7月增长34.2%,较6月加快13.5个百分点,与工业整体以及非国企形成明显对比。其中,中央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5%,扭转了6月同比下降6.5%的局面
非国有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4.3%,较前值回落3.3个百分点。
2014年至2015年,国企利润增速大幅低于非国有企业;2016年中至今,在去产能和环保高压的提振下,大宗价格快速反弹,国企利润也随之保持相对高增。
华创证券宏观分析师牛播坤表示,考虑到2014年至2015年国企利润率大幅低于非国有企业,2016年中至今国企利润的快速回升可以理解为利润格局的合理修复,但时至今日,从利润率、企业补库和价格传导等多个视角观察,利润分配格局已回归合理区间,大宗价格的中枢难以再显著上行,国企和非国企利润增速应趋于收敛。
从趋势来看,国企利润当月增速在2016年9月攀升至48.9%的高点后开始震荡回落,国企和非国企的利润增速差已趋于收敛,直至近期大宗价格重拾升势使得两者的走势再次背离。
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7月国企利润增速大幅攀升,主因石油加工、煤炭和钢铁等行业效益明显提升。在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资源日益向优势的国企龙头集中。
他认为,关注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市场集中度提升以及优势企业利润和资产负债表的修复,除了煤炭、钢铁,还可关注有色、化工、航运等可能复制供给侧改革成果的领域。
数据显示,。7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8%,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1.1%,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关键字:钢铁 煤炭 国有控股企业 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