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成安十碳素企业为环保违法“买单”

2017-9-20 10:47:27来源:燕赵晚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昨日记者从省环保部门获悉,9月15日至17日,河北省环境执法专项行动邯郸执法组对邯郸成安县10家碳素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执法组发现,污染防治设施缺失,车间密闭不到位是这些碳素企业的“通病”。对此,执法组逐一对成安县四海实业有限公司、成安县北方炭素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制作现场笔录,并拟立案处罚。

在邯郸市成安县长巷乡邯临路两侧,散落着几十家大大小小的碳素企业,放眼望去数十根大烟囱分散林立。据了解,这里的碳素生产始于2000年左右,在县、乡两级政府的大力扶植下,长巷乡已经被成安县政府确立为北方碳素工业基地,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碳素企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碳素加工属高能耗、重污染行业,加工所用材料是石油焦、沥青焦和冶金焦等,碳素生产过程中主要产生VOC、粉尘、烟气、颗粒物,生产过程产生的气体对环境和周边人群产生的危害非常大。科研分析结果表明:“碳素厂空气飘尘有很强的致突变性;碳素厂生产性接触沥青烟尘能引起染色单体交换率增高;沥青烟气对人体细胞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等。”据当地村民介绍,自从有了这些碳素企业,这里的环境急剧恶化,生产期间排出的废气和烟囱冒出的浓烟令人窒息,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

走进邯郸市飞跃炭素有限公司的生产线,尽管厂内已基本停产,不断有人进行清扫和洒水,但稍有风吹,依旧尘土飞扬,工人的白色口罩已经不见原色。从现场的环境中可以想象,之前正常生产期间环境恶劣的程度。

成安县碳素行业的污染问题存在已久,始终未能“根治”。邯郸执法组组长张大鹏介绍,这种在整个县存在的污染问题,离不开企业、当地环保局和政府三方的责任。企业环保意识匮乏,管理能力低,治污设施缺失,不愿花大钱进行提标改造,而该行业作为当地的利税大户,政府和环保部门在当前的环境压力下,又受到了来自于经济方面的掣肘。据了解,当地基层环境监管人员绝大部分业务水平偏低,执法简单粗暴,在环境管理和监管工作中,不能依法行政,业务素质亟待提高。

由于碳素行业涉及知识较为专业和复杂,若想从中发现环境违法行为,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执法队伍。对此,邯郸执法组寻找专家,对全体执法人员进行行业执法培训,制作成安县碳素企业现场检查要点,对每一个工段的检查要点进行细致的分析梳理。

执法组现场检查邯郸市飞跃炭素有限公司时发现,在该企业原料间,破碎机上料口未安装集尘罩,现场只看到一根已经破裂的吸尘管,厂房窗户已损坏,密闭不严;焙烧车间还处于生产状态,但车间内填充料入炉出炉都无除尘设施,机加工车间粉尘收集不完全,无组织排放,而成型车间沥青烟气更是收集不完全,无组织排放严重。对此,执法组现场对企业的违法行为制作现场检查笔录与询问笔录,并拟由省厅立案处罚。

在环保形势如此严峻的今天,成安县很多碳素企业已经被环保部门关闭,而那些想要继续发展的企业,必须进行全面的提标整改,完善治污设施,规整厂区生产环境,规范厂房建设,加强清洁生产,对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正如邯郸执法组组长张大鹏所言:环境执法行动,实际上就是从国家层面,来促进企业升级改造。只有从上而下的压力传导,促进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正确引导督促企业彻底地整改,才能切实解决长期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而这次环境执法行动,不仅是对几个企业的提升,也是对整个行业的规范。成安县碳素企业也才能告别困顿之局,再现曾经作为全县经济支柱的辉煌。

河北鑫宏碳素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他已开始为自己的环境违法行为“买单”,上交罚款、更新设备、建设厂房,耗资较多,但这份“阵痛”,不得不经历,不能不承受。

(关键字:邯郸成安 碳素企业 环保违法“买单”)

(责任编辑:00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