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8日-30日,财经年会2018“预测与战略”在北京举行,金融界网站全程参与直击。
2010年,中国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贡献率超过30%,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连续3个季度在6.5%左右。
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认为,中国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本轮增长的理由有三个:第一,本轮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近两年的巨额固定资产投资,第二,全球经济的复苏增长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外需拉动中国经济。第三,中国新技术、大消费新经济带来的增长。
于学军表示,但下行也来自于这些方面,新技术、新材料的技术突破不够,带来的经济支撑没那么大;其次,外需对中国经济的拉动还会继续,但今年双位数的增长带来的基数提高,明年不会有那么大的增长;最后,经济扩张带来的不良反应较为明显,有资产泡沫化,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快速膨胀积累新的金融风险,经济结构出现失调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宏观政策调控必然会有所行动,但宏观经济调控在实施过程会出现一定阵痛,现在多项经济指标已出现滑落,社会投资增速下滑,广义货币M2增速持续下降,M1增速下降更快,房地产市场与去年相比有所冷却,随着时间的增长,还会继续冷却。
(关键字:经济 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