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上午,环保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在环保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已发生四次重污染过程,重度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13.8%,目前正在经历第五次重污染过程。部分地区存在对大气污染防治重视不够、压力传导不到位等问题,一些基层政府及其组成部门的环保责任不落实、主动性不够、责任心不强。
刘炳江说,北京空气质量目前已达到重度污染级别,大雾高湿度,是东部传输和本地积累综合作用的结果。气象局已发布大雾预警,北京市启动重污染黄色预警。这个污染过程在预料之中。“今年2月27日北京市的污染物浓度是自去年10月1日起开展攻坚行动以来,比较高的一天,这样的气象条件和2017年元旦期间的 ‘爆表’比较类似,但目前来看,北京市没有出现爆发性增长,是缓慢的积累过程,峰值明显下降。这充分说明环保部当前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
“在空气质量好的时候,我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好时要有坚定的信念,打赢蓝天保卫战。”他预计本次重污染过程在3月1日凌晨结束。
2013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这是针对环境突出问题开展综合治理的首个行动计划。据环保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大气十条》实施五年来,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点区域明显好转。
据刘炳江介绍,这突出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全面实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二是支持这些空气质量改善的重大工程和重大措施超额完成,解决了多项大气污染防治难题;三是初步建立了气污染防治体制机制。
目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已进入攻坚期,传统煤烟型污染与PM2.5、O3污染等新老环境问题并存、生产与生活、城市与农村、工业与交通环境污染交织,末端治理减排空间越来越小,环境压力居高不下,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更加迫切。
“下一步,环保部将按照十九大部署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深入总结《大气十条》成功经验,研究制定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计划,明确具体战役及其时间表和路线图,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他说。
(关键字:京津冀 环保部 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