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度剖析电解铝行业资质——电解铝行业信用债分析

2018-4-18 9:36:58来源:兴业证券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在当前环境中,信用债分化加剧,即使在相同行业中的不同公司,alpha的研究价值上升。电解铝行业作为发债集中、公司差异化较大的行业,行业及公司的分析甚为重要。本文作为电解铝行业信用分析的开篇,主要从供给、需求及成本三个维度分析行业业态。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下游消费不及预期;电解铝价格持续下行。

  报告正文

  在当前环境中,信用债分化加剧,即使在相同行业中的不同公司,alpha的研究价值上升。电解铝行业作为发债集中、公司差异化较大的行业,行业及公司的分析甚为重要。本文作为电解铝行业信用分析的开篇,主要从供给、需求及成本三个维度分析行业业态。

  1、电解铝行业概述

  电解铝行业属于低壁垒、强周期属性的资本密集型行业,行业产能过剩严重。

  电解铝行业的未来,核心在于供给端过剩产能的不断去化和下游需求端的提振。供需矛盾的改善有利于电解铝价格的持续上行,进而有利于企业盈利改善与行业的良性发展。未来电解铝企业的产能将更趋集中,从铝土矿、电厂(甚至煤矿)、铝厂、铝加工、精加工甚至下游的型材、汽车等全产业链布局下成本控制的加强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供给端:供给侧改革助推电解铝过剩产能去化

  2.1从全球到中国——需求+成本推动下的电解铝产能转移

  近10年以来,全球的电解铝产能形成了向中国转移的势头;中国的电解铝产能从资源优势地区(河南)向能源优势地区(山东、新疆等)的转移。

  2.2供给侧改革发力+采暖季限产,过剩产能去化初见成效

  为引导电解铝行业的良性发展,有效解决电解铝产能持续过剩的问题,我国政府在2010年以来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以限制产能扩张、淘汰落后产能。

  2017年以前的政策虽然不少,但落地效果较差,电解铝产能过剩的情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2017年以来,供给侧改革政策的出台与发力成效显著,有效推动了我国电解铝过剩产能的持续出清并对未来新产能的投放进行限制。2017年电解铝违规产能基本全部停产,376万吨违规在产产能停产、279万吨在建产能推迟投产。

  在顺利实施了钢铁、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后,2017年政府将电解铝行业作为了供给侧改革的新重点。2017年4月,发改委、工信部、国土资源部、环保部联合出台《清理整顿电解铝行业违法违规项目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清理整顿范围是2013年5月之后新建设的违法违规项目,以及未落实上述2015年通知处理意见的项目。对这些项目在建的要立即停建,建成的要立即停产。山东、新疆、内蒙古、河南等电解铝生产大省紧随其后发布各种政策促进电解铝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取得了实质性推进。

  采暖季限产政策下的停产产能大概率不会复产,铝企政策执行难出力。

  整体上来看,2017年下半年以来,供给侧改革叠加采暖季限产推动下,中国电解铝运行产能逐月回落。根据阿拉丁数据,预计2017年电解铝市场新投产能356万吨,复产产能138.5万吨,减产产能531.3万吨,合计净减少产能36.8万吨。

  电解铝落后产能的淘汰与合规新产能的增加,不是简单的产能绝对值变化,更多的是带来电解铝行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将有利于未来这个电解铝市场的良性规范化发展。

  2.3未来可投放合规产能有限,电解铝产能去化将持续

  电解铝产能置换政策将持续进行,预计未来可投放的电解铝合规产能仅560-660万吨。

  供给侧改革与采暖季限产政策料将持续推动产能去化。

  3、需求端:2017年铝需求增速平稳,未来短期需求有望回暖

  3.1电解铝需求结构及与宏观经济的相关性

  电解铝作为工业金属,其消费增速与我国的宏观经济情况关联性大,但铝应用于电子电力等领域,具有较强的消费属性。消费升级下,铝消费领域将更加广泛。

  3.2 电解铝2017年需求增速整体平稳,但下半年增速有所回落

  2017年整体来看,中国电解铝内需表现良好,特别是房地产行业在上半年的强劲增长,为国内电解铝消费的全年较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上海有色网估计2017年中国电解铝消费量将达到3557万吨,同比增长9.3%。

  阶段性来看,2017年下半年以后,国内电解铝下游需求增速有所回落。

  电解铝外需势头良好。2017年我国未锻造的铝及铝材出口数量为479万吨,同比增长4.50%。由于我国电解铝的出口关税,形成了我国电解铝供应过剩与海外供应短缺的割裂状态。而出口电解铝下游的未锻造的铝及铝材出口数量可以说是弥补海外电解铝库存短缺的一种方式,也可以说是出口电解铝的一种方式替代。随着海外电解铝库存持续走低,即便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干扰,未来我国未锻造的铝及铝材出口增速也有向好趋势。

  3.3未来短期电解铝需求有望回暖

  二季度电解铝需求有望回暖。

  长期来看,电解铝下游需求的压力与机会并存。

  (1)消费基本面来看,压力在于,房地产、汽车等受限购等政策因素影响而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且随着价格从上游到中游再到下游的传导,将会加剧终端制造业的成本压力,通胀风险上升的因素或将打压下游消费需求。机会在于,由于汽车轻量化趋势不改,未来单车用铝量将有所提升,对铝下游消费有一定提振作用;加之电子领域的长期看好,铝下游需求承压同时也有新的增长点。

  (2)外贸环境来看,继铝箔双反之后,2018年美国又针对中国铝板带出口进行双反调查,激战正酣的中美贸易战(232调查等)以及其他海外政治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铝消费格局。

  上海有色网预计,2018年中国电解铝消费量将达到3785万吨,比上年增长6.4%,全年市场供需平衡,电解铝行业的供需矛盾进一步改善。

  4、未来电解铝价格有望企稳回升

  2017年电解铝价格在供给侧改革叠加采暖限产的刺激下,从12500元/吨一路上涨,飙升最高至17250元/吨。但采暖季限产的大幅不及预期以及下游需求开始走弱,叠加电解铝库存的不断高企,电解铝价格在2017年年底持续下跌。

  但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深入,2018年电解铝库存开始去化。尤其是今年二季度开始,随着春节过后下游开工旺季的到来,电解铝库存去化加速。

  未来随着电解铝供需矛盾的持续改善,预计电解铝价格将再次企稳回升。

  5、成本走高,2017年电解铝企业盈利改善有限

  5.1电解铝成本上涨拖累企业利润

  电解铝的成本主要由氧化铝、电力和预焙阳极构成,其中,氧化铝在电解铝成本中占比高达46%。

  尽管2017年电解铝价格从最低12505元/吨上涨至最高17250元/吨,2017年均价为14680元/吨,较2016年同比上涨20.16%。但与此同时,电解铝生产的原料价格也纷纷随电解铝的价格上涨,侵蚀电解铝企业因电解铝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利润。以至于2017年10月以后,电解铝价格的持续下行与其成本在高位的徘徊,导致了电解铝企业开始出现亏损。

  一般氧化铝价格呈现正相关线性滞后于电解铝价格1-3个月变化,这使电解铝企业的盈利水平极大的受制于氧化铝价格的变化。

  5.2未来电解铝企业盈利能力还要看成本控制

  电解铝企业的盈利空间关键在于成本控制。电解铝企业选择向上游渗透,加强对产业链的控制能力,自备电厂并提高氧化铝自给率等已成电解铝企业的大势所趋,这有助于电解铝企业稳定利润水平。

  3月22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下发了《燃煤自备电厂规范建设和运行专项治理方案(征求意见稿)》,对全国燃煤自备电厂的建设和运行提出了24条整治意见。

  该方案的出台将会整体上推升电解铝的成本,对于过去拥有自备电厂自给优势(但是自备电厂不规范)的电解铝企业有一定的盈利压缩风险,但对于自备电厂合规的大型电解铝企业是一种利好。此外前期自备电厂率低的民企,在未来随着增加电厂自备率,可能对其盈利能力具有更多的边际改善空间

  6。供需矛盾不断改善下,电解铝行业拐点已至,强者恒强

  2017年供给侧改革带动下,电解铝企业盈利有所改善。未来随着电解铝供需矛盾的持续改善,将会推动企业尤其是优质铝企盈利的不断修复,电解铝行业的拐点已至,强者恒强。当前阶段,行业短期支撑在于需求提振和优质铝企的成本端优势;中期看点在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情况;长期支撑依然在需求端的提振和尤为重要的成本控制。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新增产能投产超出预期;下游消费不及预期;电解铝价格持续下行。

(关键字:电解铝 电解铝行业信用债分析)

(责任编辑:00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