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对澳大利亚的经济表示怀疑,一篇名为《澳大利亚——下一个希腊?》的文章引发热议,作者认为澳大利亚严重依赖出口的资源型经济基础太过薄弱,容易被卷入经济危机。但是,不被看好的澳大利亚却凭借出口大量矿石能源到中国,实现“逆风翻盘”,创造经济连续增长的奇迹。随着大家对澳洲信心增加,澳元随之飙升30点!
澳GDP增速3.1%,大大好于预期,中国买铁矿石贡献超400亿美元!
澳洲联储6月利率决议后,当地官方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GDP季率、年率数据均好于预期,经济增速分别创下近1年半以来新高。其中,一季度GDP季率录得1%,创2016年第四季度以来新高,远高于前值0.4%也好于预期值0.9%。一季度GDP年率也录得3.1%,这是自2016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重新回到3%水平之上。
近半年,全球经济大多处于被美元薅羊毛的情况下,澳洲经济能逆风增长,甚至好于预期实在不易。澳大利亚一片向好的经济的确与中国市场的需求分不开,2017年中国对澳大利亚进出口总额达1432亿美元,同比增加29.1%。与此同时,澳大利亚与中国的贸易顺差达226.5亿美元,增长137.2%,对“贸易逆差”耿耿于怀的特朗普见了这个数据可能会艳羡不已。
至于澳大利亚出口数据增长如此迅猛的原因还与近年来中国的基建需要分不开,中国大量的基建项目需要不断从澳洲进口铁矿石。2017年1月至9月,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金属矿石金额为404.5亿美元,同比增长41.1%,占澳对中国出口的70.5%。但是,漂亮的数据容易让人忘记澳大利亚极度依赖出口的资源型经济特点,对中国市场过于敏感很可能导致澳大利亚“成也中国,败也中国”。
经济风波中屹立不倒的澳洲,抓住中国市场站稳脚跟?
澳大利亚的经济特点十分明显,本国的内需消耗不足以支撑经济发展,但是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所以极大程度依赖出口。这也就导致澳大利亚虽然常常并不在国际贸易摩擦的风暴眼之中,却要承受因各国建立关税壁垒带来的出口贸易难题。澳大利亚很聪明地选择抱紧中国从而在风暴中全身而退,中国市场的确给澳大利亚带来出口保障,不过一旦中国市场缩窄需求,那才是真正的澳洲经济风暴。
全世界都知道,澳大利亚的矿山巨头依靠出口铁矿石到中国大赚特赚,贡献超70%的出口金额。但是,矿山巨头的日子已经不好过了,此前有报道澳洲必和必拓、力拓两个矿业巨头急求转型的文章。近几年中国关闭大量老旧炼厂,去产能的计划稳步进行,对铁矿石的进口需求大大缩窄,导致澳大利亚矿石巨头不得不关停部分矿厂,将业务转向中国未来发展方向——新能源。于是,力拓和必和必拓开始拓展锂矿和铝矿业务,只为了迎合中国市场。
这么看来,能最快速对中国市场做出反应,洞悉中国经济风向的莫过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了。因为澳大利亚就像非洲犀牛身上的犀牛鸟,依靠前者获得生命活力,这样的好处在于只要前者的经济走好自己就不会差到哪儿去。坏处就在于,一旦中国市场不再“pick”澳大利亚,整个国家的经济都岌岌可危。
(关键字:澳大利亚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