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尽管是钢铁市场的传统淡季,而废钢市场却淡季不淡,需求不减,交易活跃,价格逆势而上,经营者心态稳定,对后市行情表示期待,认为随着炉钢产能的释放,废钢市场仍将延续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
据经营者在销售中反馈的信息,在7月份,国内废钢市场颇有起色,在刚性的需求支撑下,价格稳步攀升。诸如,在7月初,北京地区重废市场报价2010元/吨,到7月底涨至2150元/吨,上涨40元/吨;唐山地区重废市场报价由月初的2260元/吨,到月底为3000元/吨,上涨40元/吨;辽阳地区重废市场价格从月初的2170元/吨,涨至月底的2230元/吨,上涨60元/吨;江阴地区重废市场报价由2110元/吨,涨至2230元/吨,上涨120元/吨;西安地区重废市场报价从1650元/吨,涨至1760元/吨,上涨110元/吨。尽管各地的废钢市场价格涨幅有所不同,但总体呈现稳步攀升的运行态势,印证7月淡季中的废钢市场稳中向好的状态。
对于后期的废钢市场行情走势,经营者及市场人士认为8月份乃至下半年,整个废钢市场仍将延续平稳向好的运行态势,价格不会出现跌宕起伏的现象。目前,影响废钢市场行情的利好和利空因素都存在,总体看利好因素大于利空因素。这些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电炉钢产能释放,废钢需求旺盛。近年来,随着“地条钢”的全面取缔,我国废钢积蓄量快速增长、价格回落,加上环保力度的加大,使电炉钢的经济性、环保性得以凸显。因此,不少钢企为进一步降低钢铁行业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加大电炉钢产能的投入,且发展电炉钢成为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
7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巡视员骆铁军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理事扩大会上说,推动“长流程”炼钢向“短流程”转换,降低大气污染。国家将研究支持电炉钢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有效提高电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骆铁军认为,“华南、西南、西北等市场容量大、废钢资源丰富、电力供应充足的地区,具备发展电炉钢的优势。我们将在严格执行产能置换政策基础上,指导相关地区加强沟通和衔接,积极承接来自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产能转移,合理布局发展电炉钢。”
据了解,8、9月份,是今年电炉钢产能集中释放的时间。统计显示,2017年投复电炉产能2600万吨,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在2018年,投复电炉产能预计约1700万吨。这部分产能释放,必将为拉动废钢需求注入强劲的动力。
二是环保限产由“一刀切”转向“差别化”,钢企复产增多,对废钢市场是一大利好。钢铁企业的环保限产政策有所变化,不再搞“一刀切”,实施“差别化”,今年差别化的环保政策将倒逼环保水平落后的钢铁企业退出市场。钢铁企业环保水平差异大,政策由“一刀切”向“差异化”转变。《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提出,钢铁企业采暖季要按照企业环保绩效实施差别化的停限产措施。钢铁行业的环保限产实施“差别化”,一些环保达标钢企陆续恢复生产。据了解,徐州地区已有钢铁企业复产,在江苏、安徽等地,也有部分钢厂经过环保整顿之后,达到环保标准,恢复了生产。因而,钢厂对废钢需求增加,那些废钢库存量偏低的钢企加大采购废钢的力度,有的钢企主动上调废钢采购价格,以及时补充库存,从而带动废钢价格的上涨。
三是受天气影响,废钢回收、加工、运输等难度增大,导致部分地区废钢市场可供资源紧缺。7月份,国内不少地区遇到连续的大雨、暴雨,还有洪水、台风,这段时间,北方地区普降大雨、暴雨,废钢运输受阻。之后,又是持续高温,给废钢的回收、加工、运输带来不便。尤其是在南方地区气温上升,如在上海,这些天最高温度在36-37度,废钢场地加工操作受到较大影响,不能顺利进行,使得废钢供应量明显减少,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从而导致近期废钢市场价格节节攀升。
此外,废钢出口情况的变化,对国内废钢市场亦产生一定影响。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出口废钢0.7万吨,同比下降96.4%;1-6月份出口废钢33.2万吨,同比增长11.5%。6月份的废钢出口明显下降,但上半年仍然在增长,使国内废钢市场供给受到影响。
四是受环保限产影响,钢厂以增加废钢提高钢产量,拉动废钢需求。一些地区的钢铁企业因环保限产,尤其是高炉限产,导致铁水供应不足,促使钢企增加废钢用量,以增加粗钢产量,废钢市场需求量上升,从而促使废钢价格的上调。
五是贸易商心态的变化,对后期废钢市场行情的影响。最近以来,一些地区的废钢市场可供资源紧缺,钢厂的废钢库存都不充裕,有的急于补充,而废钢经营商萌发惜售念头,出货意愿不强,而且“挺价”、拉涨意愿较强,为废钢市场价格上涨起到推波助澜的效应。
(关键字:电炉钢 废钢 废钢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