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差贸易模式逐渐普及
23日,在上海举行的2018中国国际铁矿石及焦煤焦炭产业大会上,与会人士表示,当前黑色产业链企业深入运用期货市场套保避险,与自身生产经营相融合,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相比于传统现货定价方式,以期货价格为基准的基差贸易更符合黑色产业链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和发展诉求。
“鞍钢2014年开始参与期货,以前只是关注。在交易所的支持下,在面对市场冲击时我们逐步开展期货,刚开始是体系建设、模拟操作,然后是实盘操作、稳健套保,包括一些业务延伸。这基本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关注阶段,第二是起步阶段,第三是探索阶段。”鞍钢股份期货部部长陈涛在回顾公司参与期货之路时表示,从2014年开始,鞍钢套保业务量逐步扩大,品种从煤焦钢矿向有色、合金品种扩展。交易量每年在逐步增加,逐步增到几百万吨。操作模式也从传统的套保逐步向基差点价、期权操作和期货组合操作延伸。
陈涛在会上还介绍了钢厂套保的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钢材套保,降低远期的销售压力。第二个模式是原料套保,建立库存、买入原料,根据生产的需求配合现货去买原料,期货盘面上一次性可以买入大量原料,但是在现货端买需要一两周的谈判、交流和沟通。当原料现货库存过高时,整个库存采购的均价在长周期来看相对较高,就拿出一部分去套保,可以规避库存风险。目前比较典型的操作是利用期货价格进行基差点价。第三个模式是钢厂利润套保,要建立虚拟钢厂模型,确保公司稳定发展。
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表示,以国内钢铁企业采购铁矿石为例,从2005年到2015年的10年间先后经历了长协定价与指数定价的阶段,目前产业链正向以基差贸易为代表的期货基准定价方式转变。期货基准价格的引入,使企业能够规避绝对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以人民币计价、现货交割的大商所铁矿石期货,可以让企业不用担心汇率及货物问题,专注于自身的生产经营。
某总裁认为,历史上铁矿石贸易总是在长期合同和短期合同之间不断转换。当整个黑色产业链处于平稳运行阶段时,长协合约能被很好地执行;但当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后,长协合约往往很难坚持下去,并且伴随着某方企业大幅亏损的出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长协定价机制走向瓦解。
“在金融危机时期,钢厂从市场上以200美元/吨的价格花4个多月的时间采购铁矿石原料,但后期价格跌到了70美元/吨以下。钢厂从采购到最终生产出成材,将面临巨额的亏损。”
长协定价结束后,铁矿石贸易进入了指数定价的阶段,贸易价格通过“美元指数价格+基差”的方式确立,这种方式虽然规避了绝对价格的大幅波动,但因为汇率波动、船期不确定等问题,依然对钢铁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困扰。
某分析师表示,以今年上半年铁矿石美元指数采购为例,汇率的波动是铁矿石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汇率波动较大使得美元船货倒挂港口现货,最终造成了贸易商的亏损。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以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价格为基准的基差贸易方式,不仅可以规避绝对价格波动的风险,而且更便于实体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运用。在此次会议上有关专家表示,从目前产业链供需关系来看,铁矿石期货是天然的贴水结构。以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价格为基准开展基差贸易,钢厂能拿到比点价当天港口现货更有优势的价格,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此外,以期货价格为基准的基差贸易采用保证金制度,也减少了钢厂采购资金的占用,为钢厂降低了资金成本。而且基差贸易有明确的交货时间,企业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交货品种,便于钢厂更加合理地安排生产计划。
看来,目前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价格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国内,世界范围内相关企业也越来越关注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价格。
展望未来的黑色产业链贸易方式,高波认为,原料端焦煤、焦炭、铁矿石的贸易,有望像有色、油脂等大宗商品一样,在全产业链内普及以期货价格为基础的基差贸易模式。
期货工具的普及推广,不仅为上下游企业规避贸易风险带来了便利,而且对于黑色产业链下游的钢厂来说,运用期货工具还可以进行利润锁定、库存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
陈涛在会上还介绍了运用期货工具辅助钢厂生产经营的案例。2016年国庆节假期过后,因为煤矿限产叠加铁路运输发货紧张,现货市场煤价持续上涨,钢厂焦煤库存面临断供风险。“出于稳定生产、规避价格大幅波动风险的考虑,公司决定在10月下旬通过买入焦煤期货1701合约套保,建立虚拟库存。后期煤炭市场供需矛盾缓解,在企业已购买到一定量现货、国家政策已改变且煤企发货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在期货市场平仓离场。”陈涛说,在现货资源紧张时,期货市场为企业提供了建立虚拟库存的途径。企业通过套保可及时锁定价格,还能降低仓储成本、资金成本,灵活管理库存风险。
(关键字:铁矿石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