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企“冬储”政策对建材市场有何影响?

2019-1-7 11:03:39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随着一年一度的“冬储”来临了,北方地区的一批钢企率先出台“冬储”的价格政策和销售模式,引起了经营者和业内人士的关注:今年的“冬储”规模如何?对建筑钢材市场行情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据贸易商从钢厂获得的信息和业内人士市场调研显示,今年一些钢厂的“冬储”订货价格政策相比往年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

一是优惠政策灵活多样。从近期钢厂出台“冬储”的出厂价格政策来看,其中有预付款政策,有当期批量优惠政策,有反贴息政策,有保值政策,有按低结账政策,有锁价政策,等等,名目繁多,各不相同。

二是“冬储”营销模式变化。从北方钢厂出台的“冬储”营销模式来看,也与往年不尽相同。诸如,将定价政策与销售模式紧密结合,还制定了结算公式,结算价=现汇价-65-批量优惠-资金占用-10+规格加价。

三是优惠力度有所加大。诸如,有家钢厂确定的“冬储”优惠政策,其中“锁价”政策,含税挂牌价优惠190元/吨,不含税挂牌价优惠690元/吨。保价政策,含税挂牌价减140元/吨,不含税挂牌价减640元/吨。保价从2019年1月1日起截止到2019年3月31日,遇涨不涨,遇降则降。(涨价200元/吨以内全部归个人所有,超出200元/吨的部分,与钢厂对半分利润,若降价则全部降。)

从时下部分钢厂公布的“冬储”出厂价格政策来看,对钢贸商似乎有一定的吸引力,有家钢贸公司总经理认为,北方“冬储”即将启动,政策趋势向好,公司正在策划、酝酿之中,至于何时储,储多少,还需慎重对待,不能贸然行动。

还有,不少钢贸商对今年是否“冬储”似乎还在观望之中,尚未作出明确的决定,主要原因是后期的钢材市场行情怎么样,不那么明朗,现在的钢价是不是到了低部,筑底了吗,需要观望。他们大都担心像前两年那样,急于“冬储”,来年被套,造成亏损。过去的教训,如今仍铭心刻骨。因而,对今年的“冬储”慎之又慎。

确实,在以往几年,钢贸商的“冬储”,基本没有取得多少盈利,而亏损的却不在少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如今,一些钢贸商提及“冬储”,就想起当年被套的日子和滋味,不免有些揪心和纠结。他们认为对今年的冬储要保持谨慎的心态,若无较好防止亏损的措施和政策出台,建议谨慎建库“冬储”。

有的经营者期待钢材价格再往下降一降,到了预期的价位,再考虑今年的“冬储”。他们认为在2019年元月及春节前后,是建筑钢材市场需求处于低谷,价格还可能再往下跌一跌,按照现在的钢价,“冬储”还为时早了一些。

也有的经营者在“冬储”之前,对钢材市场的库存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据中钢协最新统计显示,全国35个主要市场样本仓库钢材总库存量为807.87万吨,较上周增加8.90万吨,增幅为1.11%;这也是入冬以来,库存总量首次整体回升。主要钢材品种中,螺纹钢库存量为320.79万吨,周环比增加15万吨,增幅为4.91%;线盘总库存量为108.22万吨,较上期增加5万吨,增幅为4.84%。时下,库存量在增加,不利于过早“冬储”。

不过,一些经营者对今年的“冬储”仍表示期待,他们认为,基建投资将开始发力,2019年钢材市场不会出现多大问题。建材补短板,补弱项,各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将在2019年集中开工,2019年全国交通运输建设工程的预期目标,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1.8万亿元左右。新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新增内河高等级航道达标里程400公里。新增通客车建制村5000个。确保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重大项目如期建成。

近来,各地经济工作会议序幕正在拉开,部署2019年经济工作。与往年不一样的是,今年多个省份提前出台促进经济增长和改革开放的政策措施。据了解,发改委近期密集批复了新建西安至延安铁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以及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等机车设施投资项目。项目总投资超过了500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加大投资补短板力度仍然是2019年的一个工作重点。

经营者认为,在最佳时间适度进行“冬储”,可以预见在元宵过后,待春暖花开时,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市场有望呈现一波反弹行情,若“冬储”得当,或许会有一个好回报。如果钢贸商“冬储”尽早启动,“冬储”规模较大,那么后期的建筑钢材市场将逐渐回暖,价格有望止跌反弹。

(关键字:冬储 钢企 政策 建材)

(责任编辑:0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