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2021有望回升 “后疫情时代”的汽车市场将向何处去</h1>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1">
	<span>2020-12-18 8:42:02</span>来源:<span>中国证券报</span>作者:<span></span>
	</div>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2"><a title="投稿" class="v2_content_ico01">投稿</a><a title="打印" class="v2_content_ico02">打印</a><a title="收藏" class="v2_content_ico03">收藏</a>
	<!-- Baidu Button BEGIN -->
<div class="bdsharebuttonbox">
<a class="bds_more" data-cmd="more">分享到:</a>
<a title="分享到QQ空间" class="bds_qzone" href="#" data-cmd="qzone"></a>
<a title="分享到新浪微博" class="bds_tsina" href="#" data-cmd="tsina"></a>
<a title="分享到腾讯微博" class="bds_tqq" href="#" data-cmd="tqq"></a>
<a title="分享到微信" class="bds_weixin" href="#" data-cmd="weixin"></a>
<a title="分享到人人网" class="bds_renren" href="#" data-cmd="renren"></a></div>
</div>
<script>window._bd_share_config={"common":{"bdSnsKey":{},"bdText":"","bdMini":"2","bdMiniList":false,"bdPic":"","bdStyle":"0","bdSize":"16"},"share":{}};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89860593.js?cdnversion='+~(-new Date()/36e5)];</script>
<!-- Baidu Button END -->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3">
		<ul>
			<li><b class="v2_content_ico04">导读:</b></li>
			<li>“后疫情时代”的汽车市场将向何处去</li>
		</ul>
		<ul>
			<li><b class="v2_content_ico05">关键字:</b></li>
			<li>汽车市场 将向何处去</li>
		</ul>
		<div class="clear_hu"></div>
	</div>
	<div class="over_x"><p>&ldquo;后疫情时代&rdquo;的<b>汽车市场</b><b>将向何处去</b></p>
<p>近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ldquo;2021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rdquo;在北京汽车博物馆召开,《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预测报告》随之发布。该报告预计,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将达到2630万辆,增长4%。</p>
<p>什么才是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的最佳注脚?或许每个人有不同的解答。与以往的岁末盘点不同,今年,尽管中国汽车市场仍旧纷繁复杂,但销量画出的&ldquo;V字曲线&rdquo;是所有从业者都不能忽略的记忆。</p>
<p>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11月的国内汽车产销数据。数据显示,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4.7万辆和277.0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1.5%和7.6%,同比分别增长9.6%和12.6%。今年1-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37.2万辆和2247.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和2.9%,降幅较1-10月分别继续收窄1.6%和1.8%。</p>
<p>在&ldquo;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rdquo;(以下简称&ldquo;峰会&rdquo;)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2020年,我国汽车销量有望达到2500万辆,同比降幅可能收窄到2%以内,大大好于年初预期。&ldquo;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强大恢复能力和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rdquo;</p>
<p>有分析认为,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国汽车市场有序复产复工复市,不仅成为世界汽车市场企稳的重要引擎,更为中国经济的稳定作出了表率。而面对即将到来的2021年,也是&ldquo;十四五&rdquo;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汽车市场将更有看头。</p>
<p>多重因素助汽车市场走出寒冬,&ldquo;缺芯&rdquo;问题敲响警钟</p>
<p>&ldquo;回首2020年,从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市场按下了&lsquo;暂停键&rsquo;,到第二季度逐步复苏,第三季度逆势爬坡,第四季度全面恢复,基本实现与去年持平。即将过去的2020年,是我国汽车市场经历的不平凡的一年。&rdquo;付炳锋如是说。</p>
<p>&ldquo;不平凡&rdquo;说起来简单,要想实现却并非易事。事实上,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汽车市场深度调整仍未结束,这让不少汽车品牌的负责人做好了&ldquo;过冬&rdquo;的准备。</p>
<p>在付炳锋看来,面对年初的严峻挑战,我国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同时大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和复市,大大对冲了疫情的不利影响。</p>
<p>他进一步分析,在乘用车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积极出台的促进汽车消费的一系列政策,包括诸如增加小客车指标、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等,较好地释放了汽车市场需求。</p>
<p>&ldquo;政策推动再加上行业自身的努力,为促进汽车市场回暖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乘用车全年有望取得销售2000万辆的成绩。&rdquo;付炳锋说。</p>
<p>在商用车方面,得益于&ldquo;新基建&rdquo;和老旧车淘汰政策所带来的需求红利,及时&ldquo;限超&rdquo;等有力措施,全年销量有望突破500万辆大关,创造历史新高,对总量提供有力支撑。</p>
<p>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认为,今年,乘用车、商用车的市场表现都&ldquo;远好于疫情严重期间当初的预测&rdquo;。他直言,从行业发展态势看,随着国内经济大环境的持续向好,以及促进消费政策的带动,市场需求仍将继续恢复。</p>
<p>陈士华同时提醒,当前国际环境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全球疫情蔓延在欧美等国家造成二次冲击,进一步迟缓世界经贸复苏进程,间接影响我国经济增长。</p>
<p>12月初,&ldquo;芯片短缺影响中国汽车生产&rdquo;的消息持续登上媒体头条。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调查,车用芯片的供需失衡的问题确实存在,且是一个全球汽车产业和相关行业共同面临的课题。</p>
<p>&ldquo;近年来,全球芯片行业产能投资相对保守,供需不平衡问题在新冠肺炎疫情前就已经有所表现。&rdquo;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行业发展部部长李邵华透露,疫情加剧了产能投资的谨慎,上半年芯片行业对消费电子和汽车市场预测偏保守,对今年下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好预判及准备不足,是导致&ldquo;芯片短缺&rdquo;的重要原因。</p>
<p>&ldquo;同时,在5G技术发展推动之下,今年消费电子领域对芯片的需求在快速增加,芯片产能遇到挑战,抢占了部分汽车芯片的产能。&rdquo;李邵华说。</p>
<p>他强调,中国汽车产业的各个环节应该理性看待芯片供需失衡这一矛盾,市场层面的影响因素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得到缓解。</p>
<p>&ldquo;当前,汽车生产企业已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合理安排生产节奏,调整备货周期,增加供应商选择,优化供应链布局,中国汽车产业走过了疫情影响最严重的阶段,相信有足够的韧性面对后疫情时代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rdquo;李邵华直言。</p>
<p>多方看涨背后,车市向上还要迈过哪几道坎</p>
<p>随着2020年汽车市场进入尾声,对2021年汽车市场的研判被放至不少汽车人的案头。作为&ldquo;十四五&rdquo;的开局之年,2021年汽车市场走势不仅与当年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也将奠定未来5年汽车市场的发展基调。</p>
<p>付炳锋在&ldquo;峰会&rdquo;上透露,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呈现缓慢增长态势,汽车总销量预计达2630万辆,同比增长4%左右;未来五年汽车市场也将会稳定增长,2025年汽车销量有望达到3000万辆。</p>
<p>他分析,一方面,一二三线城市由于人口的净增长,汽车刚性需求仍然很大。在四五线城市及农村地区,消费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消费需求还有待挖掘。</p>
<p>&ldquo;今年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放宽了限行限购措施,比如北京,通过以缓解家庭用车难的问题,进一步刺激了汽车市场的刚需。&rdquo;付炳锋说,&ldquo;目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汽车行业是扩大国内循环,实现国内和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载体。国内国际双循环必将推动汽车市场需求进一步增长。&rdquo;</p>
<p>同时,付炳锋指出,今年,国家在顶层设计上,先后出台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同时,新技术的跨界融合、以大数据为主要载体的&ldquo;软件驱动汽车&rdquo;正快速提升产品的迭代速度;汽车正逐步从交通工具转变为大型移动智能终端。</p>
<p>&ldquo;这个转变将对汽车消费者,特别是我们的消费主力军80后、90后群体突显出巨大的吸引力,这也将创造更多更大的市场需求。&rdquo;付炳锋表示。</p>
<p>在&ldquo;峰会&rdquo;上,冲锋陷阵在汽车行业一线的企业代表也给出了他们对于2021车市的预测。</p>
<p>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大众品牌执行总监马振山则认为,&ldquo;后疫情时代&rdquo;的车市将有望延续今年下半年的强劲势头。</p>
<p>&ldquo;疫情期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4.4%,凸显了对国民经济支柱性作用,汽车行业正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为经济重启注入了动力。&rdquo;马振山说,&ldquo;促内需等消费政策也优先围绕汽车行业去展开,整个&lsquo;十四五&rsquo;期间社会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车市将至少实现4.4%的年增长。因此,中国车市未来可期。&rdquo;</p>
<p>在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乘用车产业办公室主任熊甜波则预测,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总量,预计会有同比接近30%的增长,总量能够达到110万辆以上,整个市场渗透率到5.4%以上。</p>
<p>&ldquo;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占比达20%,这是非常振奋的,按照这个推算意味着接下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接近40%。而初期因为基数低,增长率可能要比年复合率更高一些。&rdquo;熊甜波直言,2021年新能源增幅大约在40%,整个总量预计到150万辆。</p>
<p>值得一提的是,据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发展处二级调研员白华透露,2021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将持续开展,引导用户消费。</p>
<p>&ldquo;同时,我们将支持关键共性技术和平台集成技术研发,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提升竞争力;支持和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加强监管,加大宣传,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质量和安全水平。&rdquo;白华如是说。</p>
<p>付炳锋同时强调,逆全球化,新兴经济体崛起遇阻;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重塑;经济换挡,高增长时期隐性矛盾凸显等外部环境的变化给汽车产业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p>
<p>&ldquo;需要我们积极应对和逐步适应。在固链、补链、强链等方面正在苦下功夫,压力正在变成动力,假以时日,短板终将变为机遇和长板。总体而言,我们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充满乐观,同时,也要警惕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rdquo;付炳锋表示。</p>
<p>(关键字:汽车市场 将向何处去)</p></div>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4">(责任编辑:00588)</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