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水利建设。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央文件首次对水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力争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2010年我国水利投资为2000亿元,高出一倍就是4000亿元,由此估算,未来10年的水利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众所周知在水利建设中,钢材是必不可少的材料,对钢材、建材、建筑施工等上游产业的拉动效应1.28。这也是继国家要求今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同比去年增长72.4%之后,钢材需求有往再次被拉动的有一个利好政策。按照2011年新增2000亿元水利投资的规模,预测水利建设将分别带动大约2500亿元的上游产业增长,其中钢材所占的比重最大。而随着国内钢铁工业含钒钢品种与产量的不断增加,钒消耗量的增长潜力和空间仍然巨大,钒市场的需求支撑效应会将持续得到加强。
据了解,水利建设所用的钢材,其中大量为螺纹钢、线材、圆钢等建筑钢材,如水利工程中的水池、水坝等基础建筑,都需要采用高强度的螺纹钢筋。此外,水利工程中的管道用水管,以及水电设备中的各类管道需要耗用大量的各类钢管。与此同时,水利施工机械装备需求量增加,将促进机械装备业的发展,同样将间接拉动机械工业用钢需求。诸如水电站吊机、大型挖掘机和一般挖机、管道焊接机和卷管机,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得到大量应用。这些水利施工机械所用的钢材除了一般的普钢外,还包括大量的优特钢,如轴承钢、弹簧钢、齿轮钢以及高强度钢等。另外,水与电紧密相关,加快水利发展,必将带动水电工业的发展,间接拉动铁塔用钢、变电站用钢等钢材需求,其中铁塔用钢主要使用钢管、角钢,变电站结构用钢同样将使用螺纹钢。
而无论是螺纹钢等建筑钢材,还是轴承钢、齿轮钢等高合金钢,亦或是钢管,都是钒在钢铁终端的重要应用领域。相关市场研究表明,钒在建筑钢、高合金钢、管道钢中的应用占其消费的比例大致为35%、20%和10%。由此可见,这些类型钢材需求的攀升对拉动钒的实际使用量的重要性。
笔者认为,受一号文件聚焦水利建设的利好影响,上述类型钢材需求无疑会进一步得到提升,这将会直接带动众多钢厂加大生产力度的积极性,最终产量的增加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钒铁、钒氮合金等钒系合金炉料产品的消耗总量。尽管这样的利好政策尚不能推动钒价大幅上行,但至少对于缓解钒市过剩压力、促使钒价稳步渐进地回升应会起到相应的效果。(杨宇/文)
(关键字:水利建设 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