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当阳建陶基地产销两旺 电荒未现用工尴尬

2011-6-13 11:41:38来源: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瓷行业中多数人都知道在湖北当阳有个新中源集团的生产基地,但是对于当阳的陶瓷产业却没有进一步的认知,如今的当阳,已经聚集了13家陶瓷生产企业,规划生产线76条,实际投入生产已达30条,10月前将有帝豪陶瓷、蝴蝶泉、九峰陶瓷、豪山建材、楚瓷建材、锦汇陶瓷等五家企业7条新的生产线投入使用,届时当阳陶瓷产业实际投入运行的生产线将达到37条之多。

在“东陶西进”、“南陶北上”的产业转移浪潮中,内陆许多城市抛出了承接产业转移的橄榄枝,提出了震天响的口号,但是绝大多数产区都停留在几家企业十几条生产线的规模上难以寸进。当阳,一个内陆城市,却在这短短的几年内,在一个几无基础的产业上成长、发展、壮大,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蜕变,在陶瓷产业格局的快速变化中牢牢地占据着一席之地。 产销两旺快速发展 集聚效应日显

目前当阳的13家陶瓷生产企业中,以新中源为代表的7家陶瓷生产企业集中在当阳建筑陶瓷工业园内;其他如湖北大地陶瓷、湖北天冠陶瓷和当阳华夏陶瓷三家较早一些的陶瓷企业则分别散落在城区;帝旺实业投资公司投资兴建的帝豪陶瓷和帝缘陶瓷则位于当阳市玉阳办事处窑湾,临近的还有生产洁具的湖北齐家陶瓷有限公司;湖北楚瓷建材则位于当阳市锦屏大道化肥厂附近。这些企业共开工30条生产线,产品涵盖抛光砖、仿古砖、瓷片、外墙砖等多规格多系列产品,产品主要销往湖北、湖南、重庆、四川、山西、陕西、河南等周边七省,部分企业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随着陶瓷企业的汇集,配套企业也陆续进驻逐渐完善,当阳德胜陶瓷原料有限公司、当阳锦宏陶瓷固废加工有限公司、宜昌锦之源建材有限公司、宜昌陶都工贸有限公司等配套企业相继入驻,以及物流配套设施的完善,当阳陶瓷产业集群效应凸显,成为湖北乃至中部的建筑陶瓷基地。

今年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逐步推行,一线城市的购房意愿被抑制,二线市场则逐渐火爆,同时伴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农村市场的建材需求更加旺盛,而当阳占据地利,入驻陶瓷企业也利用快捷的交通网络和较为低廉的成本快速打开市场,形成了产销两旺的局面。      

在和入驻当阳陶瓷企业负责人的沟通过程中,听到最多的就是当阳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优惠的政府招商引资政策,而这些正是“外来户”所能落地生根、成长、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

 当阳地处宜昌、荆门、荆州三角中心地带,位于长江经济带中上游,毗邻襄樊、武汉、长沙、重庆、西安、郑州,在武汉都市经济圈和成渝经济圈中间,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区位优势极其显著,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当阳已探明的高岭土储量达到3500万吨,远景储量高达2亿吨,可满足100条生产线生产70~80年,透辉石、钾长石、长石石英砂岩、方解石、中温砂、粘土、滑石、硅灰石、叶腊石等原材料在离工业园160公里范围内都可采购到,铁路、公路、水运构成了快速便捷的的交通运输网络,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而在当阳市政府的规划中,陶瓷也是当阳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因而对陶瓷产业的快速发展给予了强力的政策支持,对软、硬环境的打造更是不遗余力,2008年,当阳成为湖北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而当阳建筑陶瓷产业集群也被纳入全省重点扶持建设的52个产业集群行列。自2007年成功将建陶航母——新中源引入当阳后,更多的陶瓷生产、配套企业纷至沓来。       

 陶瓷企业快速发展 用工难初现      

在走访中发现几乎每一家陶瓷企业门前都有着招工的广告,湖南兆邦陶瓷的招工广告直接贴在了宝加利陶瓷基地的对面,据了解随着当阳陶瓷企业的快速发展,当阳本地的工人已经难以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外出务工人员也分流了部分劳动力,农忙时节部分员工回家务农也给陶瓷企业带来困境。陶瓷企业普遍存在缺工现象,湖北蝴蝶泉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清华断言“当阳陶瓷产业用工缺口在5000人左右”。

不少企业将缺工的工种和薪资待遇的广告牌直接摆放在马路边,齐家陶瓷厂门口的招聘简章上清晰的显示着“签劳动合同,购买保险和养老统筹”,计件工资最低的转运工一个月薪水也在1800元左右,据齐家陶瓷副总经理介绍:“这只是最基本的,我们实行计件工资,完成多的话一个月可以拿到3000多”,在鑫来利陶瓷和锦汇陶瓷见到有不少其他企业的员工前来填写报名表,用工紧张在当阳的陶瓷企业已经出现。      

在4月份刚刚成立的当阳陶瓷协会记者也得到了证实,协会秘书长刘春华表示,目前当阳陶瓷协会正在和陶瓷生产企业紧急沟通,将于近期以政府和协会名义组织当阳陶瓷缺工生产企业到劳动力更为富裕的地方招聘贤才。

与此同时,部分企业也通过对员工的关爱,以优秀的企业文化来留人。宝加利陶瓷通过全面系统的培训体系和卓越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主人公意识;凯旋陶瓷则通过对员工的关爱,在员工困难时大家伸出关爱的手,行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团队氛围,以家的文化留住员工。      

 用电荒未现 产品价格略有上涨      

在走访中也了解到,近期原材料给当阳陶瓷企业带来更多压力,随着用工缺口的出现,劳动力成本也在上升,企业难以抵挡住成本上升的压力,部分企业提高了产品的出厂价格。刘春华秘书长表示,目前陶瓷企业生产成本高涨,人工成本也普涨300元/人,企业难以承受,出场价大都有所调整,瓷片每平米涨幅在0.6~0.8元左右,抛光装涨幅在每平米1元左右。

在与企业负责人的交流过程中这一信息也得到证实。凯旋陶瓷的外墙砖每平米涨幅在0.5元左右,蝴蝶泉陶瓷总经理助理陈清华也表示部分产品价格已经上调,其他生产企业也有类似小幅度的调整。      

在风声鹤唳的“电荒”中,当阳的陶瓷企业却安然无恙,刘清华秘书长表示,当阳地区企业生产供电充足,没有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一个是因为三峡电站就在附近,另一就是在园区建有供电公司,每天有充足的电量供应给陶瓷生产企业。而且陶瓷协会也会关注企业的需求,就企业的困难向政府沟通,以保障陶瓷企业用电正常,预计在用电最紧张的7、8月当阳的陶瓷企业也会有充足的电量供应。

另据了解,每个陶瓷生产企业都有两条专门的输电线路,用电非常稳定,有两条高压线直达厂房,一条出故障另一条也能顶上。在当阳建筑陶瓷工业园内的110千伏电站将在年内升级为220千伏电站,保障陶瓷生产企业的正常用电。

来源:网络

 

(关键字:陶 电荒 当阳建陶基地)

(责任编辑:0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