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原材料司稀土办、各省经信委原材料处:
今年以来,国家为了更好发挥我国稀土战略资源的优势,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稀土资源,促进我国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相继出台十五、六项稀土政策法规,促进了稀土行业生产和流通的规范化、合理化,创造了历史以来稀土价格的“黄金时期”。特别是2011年7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全国稀土生产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以来,相关企业、相关省市区进行了自查、核查,更有效规范了稀土企业生产的有序性。通过核查,使有稀土指令性计划生产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更加合规、合理、合法。
但是,由于稀土价格飙升,丰厚利润让某些不法生产和经营大增。经过上半年的非理性的稀土价格上涨,6月底稀土价格出现回调。目前急需稳定当前稀土市场形势,让规范的有资质的稀土生产企业有一个更好的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必须从重从严从快坚决打击“稀土盗采—非法经营矿产—非法生产和经营稀土产品的”黑色稀土产业链,净化稀土市场。我们就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 加强核查力度,扩大稽查范围。目前我们核查的主要对象是工信部“关于2011年稀土指令性计划指标分解情况的通报”中有指令性计划的生产经营的矿山、冶炼分离企业。而没有把有经营资质但又因规模小无指令性计划的企业一并纳入核查,留有了监管的“死角”,影响了核查的实际效果。凡从事稀土生产经营的企业不论大小,都应列入本次核查范围。全面规范稀土生产、流通的秩序,建立起“公正、公平、合理”稀土市场竞争机制。我们认为: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对稀土行业生存和发展最大威胁不是违规超计划生产经营的问题,而是非法生产经营和应用的问题。必须使专项整治效果真正达到打击非法经营,改善合法经营环境。
二、 加强监管,规范流通秩序。目前非法开采的矿产品以及用此做原料生产出来的稀土产品以无票经营的方式,充塞着市场,进行非法生产流通和应用,破坏了稀土合法经营秩序,消解了政策的效力。对此,政府有关部门宜明确责任,加强联动,实行问责制,进行常态监控。坚决技击这种不法态势。政府应建立相关举报、打击非法经营的机制。发动矿山地区、冶炼行业、应用行业等各界企业和员工进行举报,并对此建立奖罚制度。对于无票经营,无论买方还是卖方都要制定出打击、取缔的方法。
三、 完善行业管理办法,巩固整顿成果。为了向有资质、合法、规范的企业提供正常的经营环境和条件,在颁布实施《稀土指令性计划管理办法》的同时,指令性计划管理的重点应该放在稀土矿资源的开采生产和投放市场方面,要理顺稀土冶炼企业的稀土矿供应渠道和方法,适时建立相关的稀土矿及产品的交易平台。在进一步落实指令性计划管理基础上,还应根据市场供求情况,适时调整指令性计划,注意平抑市场价格和对付市场异常变动,维护和提高稀土行业上、下游企业的平衡发展水平,促进稀土产业包括应用行业的和谐发展。
四、 加强行业自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展目标和行业管理的要求,稀土行业协会宜协助政府有关部门搞好现阶段乃至今后的稀土专项整治工作。政府稀土主管部门宜通过授权或委托等方式进一步明确稀土行业协会的职责范围,加强行业的自律,进一步完善稀土开采、冶炼分离、产品流通、产品应用的行业监管体系。
江苏省稀土行业协会
广东省稀土行业协会
2011年9月9日
(关键字:稀土 江苏省 广东省 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