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第一批稀土出口配额指标出炉在即,国内稀土龙头企业包钢稀土公司却尚未被列入出口企业名单,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一旦包钢稀土落选,北方稀土的出口格局将发生重要变化。
据了解到,包钢稀土目前的“窘境”主要来自其尚未达标的放射性污染治理,正好撞在在“环保大考”的枪口之上。不过,包钢稀土几乎占据中国稀土行业的半壁江山,且是推动国家稀土储备的重要力量,业内普遍认为,其最终通过环保核查和获得出口资格将有惊无险。
12月14日商务部网站公布了《2012年稀土出口企业网上公示名单》,列出了11家合格企业和21家待审核企业。在合格企业中,除了中钢集团、中国有色金属进出口江苏公司、广东广晟有色金属进出口有限公司等3家贸易型企业外,其他都是生产型企业。不过,名单显示,除了四川盛和之外,其他轻稀土企业均榜上无名,尤其是包钢稀土也只出现的待审核名单中。
此前环保部公布的第一批通过环保核查的企业名单中,包钢稀土就没有上榜。不过当时环保部的核查组刚到包头,包钢稀土落榜并不意外。
12月份以来,2012年第一批出口配额指标进入了筹备阶段,由于2011年的环保风暴,部分企业已经因为环保不达标而面临整改、倒闭的命运。
由于此次是第一次将出口资格与环保挂钩,此前没有被重视的放射性治理问题成了包钢稀土的绊脚石。
环保部和内蒙古环保厅相关人士表示,由于时间仓促,包钢稀土的环保核查文件尚未上交,而从企业上交到管理部门核查确定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包钢稀土没有进入第一批名单也不奇怪。
“将环保与出口资格挂钩是10份才正式确定的,此前包钢稀土一直将精力用于企业技术改造和地区行业整合上。”包钢稀土内部人士表示,对最后通过核查,拿到出口权有信心。
据了解,包钢稀土的矿石为混合型轻稀土矿,以氟碳铈矿和独居石为主,其中,独居石矿具有强放射性。现在很多国家想要重启稀土矿,放射性处理就是一大难题,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国家踌躇不前也是此原因。
包头稀土矿的放射性问题由来已久,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稀土界就开始治理白云鄂博的放射性问题,但至今也没有解决。
“包头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是钍,治理了几十年,一直没有做好,新的《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很严格,但执行力度依然是难题。”国内稀土放射性治理专家王国珍曾表示,他曾多次建议将环保核查与出口配额指标、指令性生产计划挂钩。
包钢稀土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商,自从中国实行稀土出口配额以来包钢稀土都是出口大户,尤其是在北方轻稀土领域,更是占有垄断优势。
因此,业内人士并不相信也不愿意看到包钢稀土失去出口资格,在他们看来,包钢稀土一旦落选,将会对中国稀土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已经基本成形的北方稀土市场可能会再次动荡。
来源:网络
(关键字:稀土 稀土矿石 稀土出口 稀土行业 稀土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