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多晶硅存在较严重的供过于求,商务部“双反”对于多晶硅价格的影响可能不会很大。全球仅前4大厂与REC就共有29.5万吨以上的低成本年产能,约合45GW,超过全球32GW的年需求量。德国、挪威具有9万吨左右的产能,可以从这两国扩大进口,完全可以满足国内企业的生产需要。
全球多晶硅产能过剩已成定局,国内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随着近年光伏产业的飞速发展,多晶硅原有的产能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除了早期的七大厂家之外,中国的保利协鑫、韩国的OCI后来居上,产能已经超过5家,仅排在Homelock与Wacker之后。
长期来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行业整体不是好消息。长期贸易保护主义必然不利于资产的优化配置,抬高光伏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光伏相对于其它来源电力的竞争力,不利于光伏产业的发展。
短期来看,对多晶硅价格产生一定支撑作用。从美韩进口的多晶硅数量和占比会下降,国内多晶硅可能会出现短暂的供应缺口。国内多晶硅企业由于负债率较高,融资比较困难,继续扩大产能的动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