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铁业发出创新转型“自救倡议”
今年来持续下滑的需求与低端产品不断扩产之间的矛盾,不仅拖累钢价跌不见底,更让整个行业都陷入亏损泥沼。昨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联合十余家钢企发布了行业首份创新转型倡议书,欲实施自救。
中钢协会长王青海坦承,目前,我国钢铁工业自主创新、原始创新不足,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仍处于追赶阶段;部分钢材品种还不能完全适应用钢行业需求;以及创新机制不健全、科技人才不足、研发投入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一系列问题。
倡议书提出,要加强“产学研用”战略合作,扩大钢铁新技术国际合作交流,要建立“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等。对于这样一份颇为简单的倡议,有业内人士认为,现在钢企急于渡过难关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创新转型如果仅停留在口头上则作用不大,必须出台具体措施,同时也要配合国家的资金扶植才行。
事实上,对于度日艰难的钢企来说,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转型绝非易事。中钢协数据显示,国内大中型钢企今年上半年利润锐减545.49亿元,企业亏损额为142.48亿元,亏损面达到33.75%。
此外,唐山一位钢企老总也抱怨称:“目前的问题是转型要转到哪里去,这才是解决脱困的关键。因为对于整个钢铁行业而言,还没有普遍适用性的转型成功案例。”确实,创新缺资金、转型缺方向等问题让钢企十分困扰。
对此,有分析称,摸着石头过河也要转型、提升技术水平,否则将很难渡过行业严冬。“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国家出台了4万亿元投资刺激政策,所以,当时的钢企靠生产建筑钢材等低端产品日子也很好过,但随着时间流逝,4万亿元投资强力拉动所掩盖的种种问题浮出水面,再加之政府对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问题的集中整治,宏观经济环境再度趋弱等原因,钢铁行业需求骤降。如果此时不进行转型,那企业将难以生存下去。”侯志云说。
不过,有业内人士也坦言,现在钢企经营极为困难,连数一数二的大型钢企也被迫不断调整营销战略,甚至总经理带队拜访钢贸商希望增加销量。在这种境况下,企业必须把眼光放长远,懂得利用市场的倒逼机制调整产品结构,加强技术含量。
钢企转型瞄准“高特新”产业用钢
受发改委密集批复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和公路建设等消息的带动,钢价在连续暴跌之后开始触底反弹。中钢协人士认为,目前钢价已经见底,未来有望持续好转。
在房地产投资持续放缓的背景下,钢铁业发展不再仅仅依赖地产路径,铁路、公路投资对于钢铁业的影响正不断加深。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铁路、公路用钢规模巨大,将成为带动钢材市场需求增长的主力。
在当前钢铁业陷入全行业亏损的局面下,如何实现自救已经是摆在钢企面前的首要问题。9月11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以及宝钢、鞍钢、武钢、首钢、河钢等十余家大型钢企签署了钢铁工业推进科技进步战略合作倡议书,将加强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以此度过行业难关。
“我国钢铁工业现在应当告别粗放式发展,进入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转型升级的新阶段。”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王青海表示,“十二五”期间要以科技创新推动钢铁工业转型升级。
钢铁业依赖房地产发展的路径正面临转变,铁路、公路用钢已成为钢企未来的发展方向。王青海直言,钢企应该从需求出发,加快高品质特殊钢、海洋工程用钢、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及储运、交通运输用钢的研究开发,满足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发展航空、高铁、新能源汽车等现代交通运输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
“现在房地产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影响,已经没有铁路、公路的影响大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吴溪淳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坦言,钢铁市场结构与过去已有所不同,特别是铁路用钢规模“不得了”。“从北京到上海修建一条铁路,投资超过2000亿元。仅是其中的南京大胜关大桥,需要的钢材就超过33万吨。整个高速铁路所消耗的钢材要比建高楼多得多。”吴溪淳直言。
铁道部数据显示,尽管前8个月铁路基建投资共完成2277.74亿元,不到全年任务量的一半,但是8月份全国铁路基建投资完成了393.30亿元,同比增长了19%。“铁路、公路投资回升,对于钢材市场的带动作用十分显著。”吴溪淳指出。
目前,我国正在不断加大高性能、高附加值钢材的研发投入力度,但部分品种还需要大量进口。以高速铁路车轴为例,目前我国该类产品仍主要依赖进口。“现在高端钢材产品的利润率下降了,但盈利能力仍要高于普通钢材。”吴溪淳表示,高端钢材研发投入较大、时间较长,短期来看投资回报不高,但是从长远角度看,积累下来将形成优势。
事实上,“十一五”期间,钢企的科技投入已经大幅增加。中钢协统计显示,“十一五”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投入总额为2865亿元,年均科技活动投入573亿元,与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32.5%。目前,我国时速350公里高速钢轨已全部实现国有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牌号取向硅钢则实现批量生产并已替代进口,用于50万伏以上等级的超高压大型变压器制造。
王青海表示,中钢协和金属学会等单位将组织力量研究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行业技术进步的方向,制定完善行业技术进步指南,明确中远期科技创新重点。
当前最重要的是力保资金链安全
在当前钢铁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不少钢企都受到了行业低迷的直接冲击,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对此,吴溪淳指出,当前最重要的是保证钢企资金链不断裂。
“我国钢企的抗风险能力已经增强了。”吴溪淳认为,钢企折旧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业绩。“目前鞍钢每吨钢材包含的折旧超过400元,但吨钢的亏损额还不到这个程度,目前我国大型钢企的资金链都没有太大问题。”
吴溪淳还表示,“在坚持绿色制造、降低成本的同时,要把钢铁全产业链的建设做好。”他认为,当前产业链的价值高端在矿山这一端,并不合理,未来必然会走向价值链的重新平衡。中国钢铁业应该把握当前机会,发展从矿山到钢铁深加工的全价值产业链。
中钢协数据显示,随着钢价下跌,矿价也开始不断调整。9月3日至7日,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为375.91点,比上周下降13.66点,降幅为3.51%。而该指数在5月最高点时曾达到497.53点。目前,国产铁矿石平均价格为831.39元/吨,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格为109.32美元/吨。而在今年5月高点时的价格则分别为970.76元/吨和152.92美元/吨。
(关键词:钢价 中钢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