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3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开展逆回购910亿元,规模比上周四的300亿元略有扩大,但当天到期逆回购量达2270亿元,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1360亿元。而当天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小幅上涨,不过仍维持在低位,显示资金面比较宽松。24日,货币市场资金利率大涨。
在专家看来,央行在公开市场回笼资金不会引起市场流动性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9月份外汇占款大幅回升;双节前释放的流动性较多,需要回收;还有节后商业资金回流存入银行,市场流动性比较宽裕。未来央行或仍将维持较低水平的逆回购操作。
公开市场大幅回笼资金
23日,央行开展逆回购910亿元,其中7天期逆回购490亿元,中标利率为3.35%;28天期逆回购为420亿元,中标利率持平在3.60%。但据统计,当天到期逆回购数量达到2270亿元,所以,央行在公开市场仍净回笼资金1360亿元。本周到期逆回购更是高达4050亿元,为今年以来逆回购单周到期的最高位。加上到期央票190亿元,若本周四央行不进行逆回购操作,则公开市场将净回笼资金2950亿元;若周四继续逆回购,但交易量维持稳定,本周也将实现资金的净回笼局面。
“10月份货币市场一定会呈现出大规模净回笼资金的状态。”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分析,一是双节前为了满足节日现金和转账需要以及季末银行存款大战,央行投放了更多的流动性,这部分资金本来就需要在节后回流到央行;二是央行新增外汇占款已经恢复到千亿元的规模,重新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
而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石磊也对本报记者分析,近期流动性比较宽松的原因包括外汇占款回升、财政存款的释放和节后现金需求下降、商业资金回流存入银行。
央行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外汇占款比8月份新增了1306.8亿元,这是外汇占款连续两个月负增长后,首次恢复正增长,且创下8个月来的高位,仅低于1月份的1409亿元。
此外,央行22日发布的通知显示,25日,央行和财政部将进行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招投标,操作量为500亿元,为期半年。这将为货币市场注入部分流动性。
利率小幅回升资金面宽松不改
23日央行逆回购后,货币市场资金利率小幅上涨。
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上,隔夜同业拆放利率上涨10.11个基点至2.3446,7天拆放利率上涨了19.75个基点至2.9050。回购定盘定利率也出现全面小涨的态势。质押式回购行情方面,也是全部温和上涨。其中,隔夜质押式回购利率涨了15个基点至2.4000,7天质押回购利率上涨了27个基点至2.9300。但货币市场资金利率仍然处于低位运行,7天回利率仍普遍低于央行逆回购3.35%的中标利率。
但由于前一天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1360亿元,24日资金利率出现大幅上涨。银行间隔夜同业拆放利率大涨42个基点至2.7633,7天拆放利率上涨24.17个基点至3.1467。质押式回购利率也出现上涨局面。其中,隔夜质押回购利率上涨40个基点至2.8000,7天回购利率小涨22个基点至3.1500.
赵庆明认为,此前流动性过多,资金利率处于低位,资金利率回升是从较低水平回归正常。尽管到期逆回购大增,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量比较大,但市场流动性基本面不会有大的变化。石磊表示,现在市场资金利率仍低于央行逆回购利率,资金面还是相对比较宽松。央行也不会太放松,希望引导市场资金利率维持在3%—3.5%的水平。
9月份超千亿元的外汇占款提振了市场的信心。而赵庆明预计,由于市场环境与9月份基本一样,加上10月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强,10月份的外汇占款会维持在千亿元的水平,甚至会有所扩大。中金公司报告也表示,9月份外汇占款月增量大幅回升印证了前期关于外部流动性改善的判断,预计四季度外汇占款将继续保持在高位。
赵庆明判断,未来央行逆回购操作量仍会维持和稳定在较低水平,在外汇占款恢复正增长时,央行更不可能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了。
“在没有出现高通胀之前,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将以中性对冲为主,外汇占款是决定流动性的主要因素。”中金公司认为,逆回购发行规模下降是流动性宽松的结果,但不会改变流动性宽松的趋势。
(关键词:外汇占款 资金 净回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