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丰银行昨日发布,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49.1,较9月的47.9回升1.2个点,并创下三个月以来新高。汇丰表示,10月PMI的回升得益于前期宽松措施发挥效果。市场分析认为,汇丰PMI数据向上逼近50“分水岭”,向市场传递出较为明确的正面信号,印证了此前的经济触底预期。部分乐观人士甚至预计,今年年底PMI数据有望回升到50以上。
10月汇丰PMI初值49.1
按照目前经济学家的判断,中国经济短周期已经触及阶段性底部的可能性增大,在此背景下,汇丰PMI数据能否如预期般出现继续改善的状态,无疑对市场信心具有非常微妙的影响。
结果不出所料,印证了市场的乐观判断。汇丰中国10月制造业PMI指数初值为49.1,高于9月的47.9,同时也达到了3个月以来的新高。而中国制造业产出指数初值录得48.4,相较9月的47.3也有明显提升,也达到了3个月以来最高。此前,9月汇丰PMI终值上修至47.9,脱离了8月创下的41个月以来最低水平。而10月数据超过47.9,再度向市场传递出较为明确的正面信号。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在微博中对10月分项指数进行了分析,认为随着新订单指数升至6个月新高,10月汇丰制造业PMI的预览值连续第二个月回升,这得益于前期宽松措施发挥效果。而新订单指数反弹、汇丰制造业PMI中采购价格指数回升,同时也意味着CPI和PPI已近底部。近期水泥和钢材价格有所回升,预计四季度价格指数可能温和上升。在需求方面,结合中观数据,内需回暖的迹象已开始显现。
验证经济见底预期
事实上,自9月经济数据公布以来,市场关于经济是否见底的讨论就不绝于耳。上周GDP三季度同比增长7.4%等重要数据公布后,市场反应颇为踯躅:一方面,让早已习惯于GDP8%以上年增长的投资者体验到,未来经济增长中枢逐步下移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另一方面,管理层对三季度宏观数据的态度却颇为乐观,纷纷预测全年经济增长完成7.8%目标难度不大。工银瑞信在最新报告中表示,多数分项数据显示经济正在逐步迈出底部,纳入广义融资数据口径的中长期资金需求上升,以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为代表的基建投资连续几个月大幅攀升,与出口增长同步的制造业投资增幅也逐步回暖,经济见底的信号已经显现。
而昨日公布的汇丰PMI数值似乎坚定了乐观派的信念。尽管仍然低于50这一枯荣线水平,并已经是连续第12个月出现如此状况,但数据中还是反映出了相当的经济好转的趋势,这可能说明中国经济已经见底。不少分析人士昨日均乐观预计,在政策效力逐渐显现的情况下,三季度经济阶段性见底是大概率事件。“该指数的上升或将缓解市场对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担忧。”这是《华尔街日报》对于汇丰PMI数据的评论。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数据出炉后各类经济和证券研究机构最新的观点和研判,似乎也在强化着这种短期宏观面改善的预期。用业内基金经理的话来说,汇丰数据成为市场短期内印证经济预期的最直接窗口,现阶段暂时还没有数据能证伪经济短期触底的结论。
经济企稳仍面临一定挑战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长远来看,经济转型刚刚开始,仔细分析目前经济增长的各种动力,可以发现对经济改善提升最明显的还是基础设施的投资,说明政府在三季度后放出来的项目和流动性,确实对经济起到了托底作用。因此,经济增长的动力明年可能还会出现一些反复,也就是说,经济回暖仍然面临着一定挑战。
屈宏斌认为,鉴于外部挑战犹存而劳动力市场依然承压,宽松政策需要延续以确保更稳固的增长复苏。而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确实是有潜力的,但是目前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尚未完全企稳,关键在于如何应对。“应对得好,中长期的增长潜力就可能发挥出来;应对得不好,就会出现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东西,完全取决于我们如何应对。”还有专家认为,在即将到来的2013年,中国经济能否走出低谷、美国“财政悬崖”困境能否安然化解,欧债危机能否有转机,这些将会直接影响到全球经济的前景。
据了解,汇丰制造业PMI预览指数是根据每月采购经理人问卷反馈总样本量的85%~90%为依据编制的,数据收集时间为10月12日到22日,于PMI终值发布之前一周左右公布,10月份的最终数据按照惯例将于11月1日发布。
(关键词:汇丰PMI 新高 10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