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央行再次以利率招标方式进行了两期共1450亿元逆回购,相比周二进行的2770亿元逆回购量减半。因本周公开市场将有5330亿元逆回购到期,鉴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一般只在周二和周四进行,那么本周净回笼资金1010亿元。农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认为,当前资金面较宽松,且经济触底企稳,而央行高度关注热钱流动,因此将频繁利用公开市场操作来熨平资金波动,保持流动性稳定,逆回购已常态化,年内降准降息的必要性已大大减弱。
重返净回笼
央行昨日以利率招标方式进行了650亿元7天期和8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3 .35%和3.45%,与前期操作持平。
据Wind资讯统计,本周(11月3日- 9日)公开市场将有5330亿元逆回购到期,是今年以来逆回购到期量最高的一周;周内另有100亿元央票到期,无正回购到期。据此计算,在不开展任何操作情况下,本周公开市场将自然净回笼5230亿元。此前,周二已进行了2770亿元逆回购操作,加上周四的1450亿元逆回购,按此计算,本周累计净回笼资金1010亿元。
周四逆回购量较周二缩量近五成,主要原因在于近期资金面的持续转宽。至此,本周公开市场重返净回笼,净回笼资金量1010亿元。
农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接受南都记者采访分析,目前人民币升值预期有所抬头,外汇占款上升,增加了流动性。尤其当前热钱流入对流动性产生较大作用,央行对热钱流动高度关注,担心泛滥,所以频繁利用公开市场操作,保持流动性平稳。
“央行将频繁利用公开市场操作来熨平流动性的波动。”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向南都记者表示,本周的逆回购首先是替代到期量,保持流动性稳定。其次,昨天人民币再触涨停,显示资金流入较大,且外贸反弹,当前资金面较宽松。
降准降息预期大减
“逆回购已常态化。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将更多采取公开市场操作。”赵锡军认为,从经济情况来看,目前基本接近底部,不至于再继续恶化,当前流动性足够支持经济运行,没有必要继续增加。而且央行上周在公开市场净投放3950亿元资金,已堪比一次降准。因为如果按照央行公布的9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计算,降准0 .5个百分点释放的资金在4000亿元左右,
“降准降息的必要性已经大大减弱。”向松祚也表示,今年前10月贷款增速、存款增速和社会融资平均增速都较稳定且增幅较高,整体信贷环境比较宽松。向松祚估计,今年整个银行体系的贷款将突破8万亿元,甚至将达到8 .5万亿元,全年增速有望维持在15%甚至16%以上。
此外,受到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影响,新增外汇占款的规模有望继续回升;财政存款的季节性净减少将逐步显现,市场测算11月减少规模将在3000亿-4000亿元。综合几大因素资金面有望呈现合理宽松,货币政策调控也将以逆回购为主,降准预期回落。
(关键字:央行 净回笼 资金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