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印钱恐引发货币战 专家称对中国影响小

2013-2-19 8:44:42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导读: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日本QE引发日元贬值对中国经济总体影响将较为有限。 
  近期日元急剧贬值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关注,也一度成为上周末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最大热点。不过,相比外界的预期和之前的G7声明,G20的最终表态显得相当温和,某种程度上甚至有纵容日本对汇率实施干预的嫌疑。 
  但对日本等国而言,G20的默许无疑为其加大QE提供了更大动力。日本财务大臣麻生太郎在G20会后就不无得意地表示,安倍内阁推行的旨在摆脱通缩的政策获得了各国的理解。 
  18日,日元在汇市继续走弱,重新逼近一周前触及的两年多新低。美元对日元盘中一度升至94.21。日本股市当天则大涨超过2%。 
  需要注意的是,在日本雄心勃勃大力推动QE的同时,美国、欧元区的决策者也在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加大印钞力度。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上周末在出席G20会议时指出,美国经济远未恢复正常增长,他重申,美联储将致力于推行量化宽松措施。而在此之前,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对近期欧元强势表达的担忧,则被视为该行可能继续降息的信号。 
  分析人士注意到,以日本为代表的新一轮“货币战争”,正在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带来挑战。自去年9月以来,日元对美元、人民币的汇率已大幅贬值17%左右,这令许多国家担心上世纪30年代“以邻为壑”贸易战的重演。 
  不过,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日元这轮贬值对中国经济的总体影响将较为有限。
  从贸易渠道看,彭文生指出,在中日双边贸易上,由于对日出口的重要性过去十年大幅下降,中日间存在大量加工贸易,以及日本内需有望同步扩张,减弱了日元贬值对中国出口的负面影响。而在第三国市场竞争上,中日贸易竞争度不高。 
  而在资本流动方面,中金认为,日本的货币放松力度与影响小于美国,一方面是因为日本QE包含大量短债购买,对全社会的流动性增加帮助有限;另一原因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汇率与美元挂钩,因此美国释放流动性,往往造成世界其他国家被迫同时释放流动性来平稳汇率,而日元在这点上与美元的地位相去甚远。
  但在另一方面,中国截至2011年底的官方储备中持有2300亿美元的日本国债,占我国全部外储的7%,若日本当前政策造成其债务不可持续,可能给中国带来风险。

(关键字:日本QE G20 日元)

(责任编辑:0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