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看来,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今年人民币升值空间不会很大”
近日,外管局公布《2012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波动性较大的跨境资金流动差额为-3267亿美元,是自2011年出炉热钱报告之后首次录得跨境资本流出。全国政协委员张小济分析认为:“国际收支变化反映了市场供求关系。虽然去年的贸易顺差有所增加,但增幅很小,外资流入中国的直接投资有所下降。由此市场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也已经弱化了。相对来说对宏观管理部门,压力有所减轻。”
近期人民币走势起伏、有升有贬的态势与张小济的观点相互印证。但随着国际市场“货币战”烟尘再起,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采取宽松货币政策,这样的轻松能够保持多久?
“宽松政策会不会都将导致贬值?”张小济委员反问记者。他说,谈到主要货币无非是欧元、英镑、日元、美元这四种货币。大家都担心货币海啸,但这种灾难性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小。“往往这几种货币的汇率相互之间也在不断波动,因此总的来说,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具体对哪种货币的汇率是升还是降,而是国际购买力。现在大宗商品价格始终比较坚挺,也就是说虽然经济形势不佳,但原材料价格却居高不下,对企业来说,特别是出口企业,是非常难受的。”
张小济表示,如果美元进入一轮上升通道,对中国来说是件好事。但对出口企业来说,好处并不一定会兑现,反而给产品定价带来一定困难。“总体看来,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今年人民币升值空间不会很大,双顺差的压力会进一步减小。人民币国际化依然是一个长远目标,眼前的问题首先是实施资本项目可兑换。虽然这也不是一两年内就能做到的,但可以有选择地放松管制。在这方面,管理部门有一定的操作空间。至少有条件出台一些自由化的措施,使企业在跨境投资中拥有更多选择。”
(关键字:人民币 双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