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为期3天的第十七届中国西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在成都落下帷幕。在这个展现高端装备制造业尖端技术和先进设备的舞台上,攀枝花富邦钒钛制动毂公司等11家机械制造加工企业参展,所展示的钒钛制动毂、含钒钛汽车齿轮等机械产品赢得了广泛的市场关注。
机械制造业异军突起,成为近年来攀枝花产业发展轨迹上的一大亮点。依托优质原料,攀枝花机械制造业围绕冶金矿山设备、汽车及工程机械配件等重点领域不断做大做强,已成为攀枝花六大优势产业之一。
去年,攀枝花机械制造业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今年将完成产值130亿元,机械制造企业达50户以上。到2015年,力争完成工业总产值300亿元。“攀枝花拥有丰富的钒钛资源优势,随着技术装备、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完善,机械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将更加明显,产品的市场空间难以估量。”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克林对攀枝花寄予厚望。
被逼出来的产业
攀枝花因攀钢而建,是典型的工矿资源型城市。攀枝花机械制造业起步早,主要围绕攀钢生产配品配件,但市场化程度低,发展相对缓慢。
此前,攀枝花机械制造的生产规模和产值小得可怜,在以钢铁、化工为主的攀枝花工业格局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攀枝花有关部门的统计中,机械制造企业也从未作为一个单项进行统计。
2005年开始,为淘汰落后产能,国家有关部门加大关停小钢铁、小冶炼等“五小”力度。按要求,到2007年,攀枝花必须全部淘汰200立方米以下高炉。
屋漏偏逢连夜雨。近年来,由于钢铁产能过剩,攀钢效益持续下滑。
严峻的经济发展形势,使攀枝花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十二五”期间,依托资源优势,摆脱单一资源型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产业链更长、附加值更高的机械制造业。
一个产业的先天优势
从仁和出发,汽车沿着山路蜿蜒前行。半个小时后,机器、高炉等设备赫然出现在半山腰。这里是建设中的迤资工业园区。
7月29日,记者站在山顶平台往下看,总投资近50亿元的富邦1000万件汽车钒钛制动毂项目的综合渣场、烧结系统、制氧系统、铸造系统已清晰可见。“要是再快一点就好了,现在接到的订单很多。”攀枝花富邦钒钛制动毂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兴良心情有些急迫。
据了解,一期工程预计在今年10月份试生产,这里也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钒钛制动毂生产基地。
制动毂是汽车、特别是大中型汽车最常见的制动装置。受原料和技术的影响,国内外众多企业的产品不同程度存在质量不稳定的缺陷,生产工艺也存在能耗大、成本高的缺点。此外,生产制动毂还特别注重材料的耐磨性能和热疲劳特性。这恰恰是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先天优势。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储量巨大,含钒钛元素钢铁产品用在汽车配件领域具有耐磨、耐热、增加强度、韧性的优势。利用这些特性,攀枝花已开发出钒钛制动毂、汽车板弹簧、汽车发动机齿轮、工程机械履带板、金属回收破碎机锤头等多种产品,畅销市场。
不仅如此,攀钢有年产600万吨炼钢生产能力,可以生产多种应用于机械制造行业的钢种。随着龙蟒、攀钢研究院等直接还原生产线进入产业化阶段,还将形成50万—100万吨级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新流程钢铁料,攀枝花的优质铸锻件生产所需原料将更加丰富。
今年,攀枝花旭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10万吨/年动力机械发动机钒钛铸件等项目将竣工。合金钢铸件、钒钛制动毂、履带板、汽车板弹簧等独具地方特色的产品已成为占据市场的主打产品。
如何破解“致命伤”
在攀枝花的“十二五”规划中,发展机械制造业将在八个方面着力:含钒钛耐磨铸锻件产品、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零部件、矿山机械设备及零部件、环保机械设备及零部件、铁路及其运输工具配件、金属(汽车)回收破碎机和农业微耕机械设备。
然而,要将这一规划变成现实,挑战巨大。
攀枝花市机械制造产业虽然起步早,但基础薄弱、规模小,企业之间的配套协作能力不足,是一道“致命伤”。
在攀枝花市经信委副主任胡开斌看来,还有一处软肋就是交通瓶颈。攀枝花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目前机械产品主要靠铁路运输。成昆线的运力每年仅为2200万吨,而去年需要运出的机械产品高达2830万吨,运力严重不足。
但他同时认为,机遇仍然存在。今年底,规划中的成昆复线有望开工,未来3到5年,交通瓶颈势必打破。
目前,攀枝花已成功跻身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是全国最大的钒钛原料基地、钒钛钢生产基地和世界第二大钒产品生产基地。
依托这些优势,攀枝花将用3—5年时间,做大、做精、做强机械制造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攀枝花特色的机械制造产业集群,建成含钒钛低(微)合金钢耐磨铸锻件生产基地、矿山机械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工程机械零部件生产基地、汽车系列零部件生产基地和钛材加工基地。
(关键字:机械制造 钒钛 攀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