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8887”发展思路 全力打造边境经济强旗

2013-8-9 9:14:14来源:内蒙古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自治区党委提出的“8337”发展思路,为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描绘出了一幅宏伟的蓝图。乌拉特后旗作为自治区19个边境旗和33个牧业旗之一,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和落实“8337”发展思路,立足矿山资源丰富、戈壁草原面积大、产业门类多、境外地下资源可以利用、旗内人口数量少、旗府所在地搬迁新址等实际,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加快发展,全力打造富裕、美丽、幸福的边境经济强旗。

一、立足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旗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产业,产业发展的关键在特色。我们将以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为指导,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进一步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全力打造有色金属、新能源两大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煤化工、硅、建材、石油四大支柱产业。

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充分利用境内和境外蒙古国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进一步扩大采选和冶炼规模,加快技改升级,延伸产业链条,到“十二五”末,努力形成40万吨锌、30万吨、20万吨铅、1万吨的冶炼能力和900万吨铅锌、300万吨铜、1000万吨钼的采选能力,并进一步延伸到铜带、铜箔、镀锌板、锌基合金以及铅酸蓄电池等下游产品,努力建成自治区乃至全国西部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

新能源产业集群:充分利用旗境内风力资源分布面积广、平均风速大、有效风时长和光照时数长且地域广阔的优势,大力发展风电产业和太阳能发电产业,力争到“十二五”末,全旗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达到500兆瓦,建成全区大型的新能源基地。

煤化工产业:我旗具有发展煤化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处于“四面来煤”的位置。西有乌海、策克和新疆哈密,南有鄂尔多斯和陕西,正北有蒙古国南戈壁省,周边地区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而且品种齐全,距离我旗青山工业园区都比较近,再加上交通便利、水电充足,完全具备发展煤化工产业的条件。目前,陕西黑猫集团投资118亿元的黑猫年产10万吨己内酰胺和利用焦炉煤气年产40万吨LNG项目已全面开工。今后我旗将以陕西黑猫集团为龙头,引领煤化工产业快速发展,到“十二五”末力争形成1000万吨煤化工生产能力,打造现代煤化工生产基地。

硅产业:目前,盾安一期3000吨多晶硅已建成,投资75亿元年产2400MW太阳能电池组件及配套项目全面开工。下一步,我旗将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以盾安为引领,带动硅产业延伸到单晶硅、切片和太阳能发电等下游产业,力争“十二五”末多晶硅生产规模达到15000吨,打造硅产业园区。

建材产业:加强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全面建成中联团羊200万吨新型水泥项目。同时,充分利用我旗花岗岩资源储量大、品质高、易开采的优势,在确保隆源石材40万平米花岗加工项目达产达效的基础上,推进银基矿业8万立方米花岗岩荒料、200万平米花岗岩板材生产线年内全部建成投产,加快培育花岗岩产业,打造自治区西部石材加工基地。

石油产业:我旗石油特别是油页岩资源储量巨大,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勘探力度,积极招商引资,尽快实现石油、油页岩由探转采,努力向炼油、石油化工等产业延伸,培育发展壮大石油产业。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石油年产10万吨。

二、多措并举,力争在全区实现“三个率先”

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关键是解决“三农三牧”问题。我旗人口少,耕地少,人均财力相对较高,近年来我旗逐年加大现代农牧业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投入,我们完全有条件在全区率先完成新农村新牧区全面建设、所有土地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耕作、实现全民养老保险“三个全区第一”。

一是率先完成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任务。从实际出发,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重新修编完善全旗中心村建设规划。同时,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宅基地置换等项目,对规划拆除的村庄尽快整村搬迁至中心村,对规划改造的村庄进行全面美化,实现全旗农村旧貌换新颜,率先在全区完成新农村全面建设。在保持维稳戍边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前提下,捆绑使用兴边富民等牧区项目资金,加大补贴力度,到“十二五”末,将留下的约2000人、500户牧民全部建成高标准新牧区示范户,率先在全区完成新牧区全面建设任务。

二是率先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耕作。按照“大破大立”和“渠、沟、路、林、田、电”六配套的要求,结合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等项目,在已经完成6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的基础上,今年再启动实施2.5万亩,并利用2—3年将全旗16万亩耕地全部改造为高标准农田。同时,引进龙头企业,合理流转土地,率先在全区实现所有耕地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耕作。

三是率先实现全民养老保险。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参照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标准,制定出台新的农牧民养老保险政策,达到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的养老金水平,将全旗农牧民和城镇居民全部纳入养老保险范畴,在全区率先实现全民养老保险。

三、保护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旗拥有3600多万亩草场,是自治区打造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地位,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美丽草原。

一是加强草原生态保护。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按照移人减畜、留下文化、维稳戍边的要求,全面落实草原生态奖补机制,实现草畜平衡,让草场充分得到休养生息,改善生态环境。二是大力实施水生态治理。从保障旗府巴音镇城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出发,按照防洪兼顾景观的原则,全面完成旗府巴音镇城南滞洪区建设。同时,结合山前各沟口防洪工程建设,充分合理利用洪水资源,变废为宝,全面实施6平方公里水生态治理工程。三是全面加强绿化工作。按照路修到哪里,城区建到哪里,绿化就跟到哪里的原则,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化率,营造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生态景观。推进阴山冲积扇绿化,提高北山坡植被覆盖率。

四、做实民生工作,建设平安和谐边境旗县

我旗有195公里的边境线,肩负着建设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重要责任。我们坚持富民与强旗并重、富民优先原则,把民生事业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方向,用更有力的措施普惠民众,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完善民族教育园区和各学校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全面实施从学前到高中教育的免补政策,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资助政策,确保每个孩子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加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使全旗居民人人拥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统筹解决失地农民、转移牧民、城镇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进一步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复转军人安置的就业服务。在实现低保标准一体化的基础上,建立就业扶持、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取暖费补贴等长效机制,形成城乡全覆盖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统筹解决好转移进城农牧民、城镇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

此外,创造条件,争取开通达来毛都口岸。达来毛都口岸是与蒙古国资源富集地区距离最近的口岸,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近几年口岸开通国内各项工作基本完成,下一步,将紧紧抓住自治区建设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的机遇,科学施策,集中攻坚,力争口岸早日开通。

总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乌拉特后旗将紧紧围绕和遵循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依托自身优势,借助外力,努力把我旗建设成为富裕、美丽、幸福的北方边境经济强旗。

 

(关键字:钼 铜 边境 经济)

(责任编辑:0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