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曾预言:钛的研发和应用水平,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个国家新材料研究开发应用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宝鸡·中国钛谷——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是陕西的唯一,也是中国的唯一。
钛,作为新金属材料只有50多年的历史。然而,由于它优异的性能,发展速度非常快,现已成为工程技术及高科技领域中的关键材料及支撑性材料。钛有望成为继铁、铝之后崛起的“第三金属”,甚至有人将21世纪称为是“钛的世纪”。宝鸡是国家有色金属研发基地,其钛金属材料的科研与生产有一定的历史,素有“中国钛城”之称。
宝鸡市市长助理、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卓宇介绍,“预计到2015年,宝鸡钛产业基地将实现年销售收入600亿元,出口创汇10亿美元;国核宝钛锆业将形成年产2000吨核级海绵钛、500吨核级成品锆材和500吨工业锆的生产规模。宝鸡将真正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宝鸡高新区将成为全球钛材料产业的创新网络结点、国内最大的规模化和集群化生产基地,‘宝鸡·中国钛谷’品牌将享誉国际。”截至去年底,宝鸡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内已聚集钛材生产、加工、贸易和流通企业400余家,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企业1家,上亿元的企业16家,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合理布局、共同发展的局面。建成了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和实验中心。钛材料及产品产量占到国内生产总量的80%、世界钛材产量的20%,产品出口占到全球的15%。
宝鸡钛材生产能力和市场份额居全国之首,代表了我国钛材料研发和生产领域的先进水平,被誉为“中国钛谷”。目前,该市聚集了钛及钛合金相关企业400多家,其中钛加工企业2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2011年,全市钛材加工量达到3.2万吨,占国内总产量的70%,世界产量的10%,实现产值220亿元。预计到2015年,全市钛产业产值将达到千亿元以上。
(关键字:钛 钛谷 宝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