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化工报消息,2013年全国钛白粉行业年会将于11月11~13日召开,预计将公布《钛白粉行业准入条件》修订版和《钛白粉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送审稿,修订后的钛白粉行业准入门槛预计将大幅提高。分析人士指出,新的行业准入政策的实施将加速行业兼并重组的进程,在环保政策的驱动下,行业集中度将提高,这对金浦钛业、佰利联、中核钛白等大型钛白粉类上市公司将形成利好。
门槛提高或致兼并重组加速
有公开报道表示,业内人士称,《钛白粉行业准入条件》修订版的正式出台仍需等待,但修订后的钛白粉行业准入门槛预计将大幅提高。根据当前已拟定的方案,硫酸法钛白粉企业规模不得小于5万吨/年,单线(厂)产能不得小于3万吨/年;氯化法钛白粉企业规模不得小于6万吨/年,单线产能不得小于3万吨/年。
业内人士称,方案还提出,禁止在既没有可开发的钛矿资源,又没有硫酸资源配置的区域新建、搬迁进入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工艺系统;必须按照《钛白粉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排放物处置和达标排放各种废气;准入条件适用于国内现有、在建、拟建的钛白粉(硫酸法工艺、氯化法工艺、盐酸法工艺)生产企业。
据悉,当前国际上钛白粉单条生产线的经济规模基本都在5万吨以上,低于此规模时很可能由于单位产能建设成本高、资源利用率和人均生产率低、难以进行综合环保配套等原导致生产成本过高而处于劣势地位。
反观国内,目前钛白粉行业面临较为严重的结构性过剩。当前我国拥有钛白粉生产企业50多家,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其中大量中小企业集中在缺乏资源优势的东部地区。而我国钛矿资源主要集中于西南地区,国内最大的钛白粉生产企业四川龙蟒目前的产能也仅30万吨,国内10万吨以上钛白粉生产企业仅9家,整个行业还处于较为分散的发展时期。
与此同时,面对连续曝光的钛白粉企业污染物排放超标事件,有消息称,国家相关部门正在制定钛白粉行业污染物防治政策、行业能耗标准。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相关环保政策的收紧,钛白粉行业将迎来一次环保技术升级大潮,进入去产能化时代,行业集中度将明显提升。同时,整个钛白粉行业会向更加环保的氯化法生产线转型,同时相配套的上下游产业也会相应地进行升级改造。
分析人士表示,考虑到目前国内280万吨的产能,50多家钛白粉生产企业,未来行业集中度提升的空间非常大。新的行业准入政策的实施将加速行业兼并重组的进程。未来两年,还将有一些中小型钛白企业逐渐淡出。在未来5~10年,企业的兼并重组将更为频繁,国内或将出现3—5家30万吨级以上的钛白企业。
方正证券表示,从目前的行业经济规模测算来看,一般硫酸法钛白粉合理的经济规模在5万吨,最小经济规模为3万吨,而目前我国国内60多家钛白粉生产企业中,产能在3万吨以下的接近40家,很多企业由于不具经济规模,基本不做环保投入。随着未来环保政策执行及监管趋严,这些公司将面临环保成本增加而使得自身经营难以持续,而产能规模大,环保投入高的企业竞争优势凸显。
(关键字:钛矿 钛白粉 准入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