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蝉联全球最大商品期货市场

2014-3-19 13:25:06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2013年,中国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累计成交商品期货合约18.68亿张,占全球商品期货和期权交易量的46.13%,继续保持全球最大商品期货市场的地位。

2009年中国商品期货成交量占全球总成交量的43%,首次跃居全球第一。根据美国期货业协会(FIA)对全球84家衍生品交易所的最新统计,2013年,全球期货与期权共计成交216.43亿张,同比小幅增长2.1%。其中,期货合约共成交122.18亿张,同比增长10.3%;期权合约共成交94.26亿张,同比下降6.8%。而从单个品种来看,中国期货市场多个品种交易量继续领先。

根据FIA数据,2013年商品期货和期权表现好于金融期货和期权。从交易品种分类来看,2013年,全球金融类期货和期权交易量合计成交约175.94亿张,同比下降1.62%。其中,单个股票期货和期权共交易64.02亿张,虽然同比小幅下降1.1%,但仍位居各大类期货和期权交易量首位;股票指数期货和期权共交易53.71亿张,同比下降11.2%;利率期货和期权共交易33.31亿张,同比增长13.6%;外汇期货和期权共交易24.91亿张,同比小幅增长2.3%。

虽然外汇期货和期权合计成交量略微增长,但世界交易所联盟(WFE)此前数据显示,外汇期货交易量却下降了2.9%,这主要是由于新兴市场方面实施严厉外汇措施,且美联储面临量化宽松政策缩减的难题,交易者持观望态度。

FIA数据还显示,2013年,全球商品类期货和期权交易量大幅增加,共成交约40.49亿张,同比增长22.47%,能源和贵金属增幅最大。其中,能源期货和期权共交易12.66亿张,同比增长36.7%;农产品[-2.06% 资金 研报]期货和期权共交易12.13亿张,同比下降3.3%;非贵金属期货和期权共交易6.46亿张,同比增长16.6%;贵金属期货和期权共交易4.31亿张,同比增长34.9%。

从各交易所表现来看,2013年,在全球期货和期权成交量前30家衍生品交易所当中,芝加哥交易所集团(CME)排名榜首,洲际交易所(ICE)和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

国内四大期货交易所成交量大幅增加,且全球排名依旧靠前。据FIA数据,2013年,大连商品交易所成交量居于第11位,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量居于第12位,郑州商品交易所成交量居于第13位,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交量位居第19位。

2013年,中国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累计成交商品期货合约18.68亿张,占全球商品期货和期权交易量的46.13%,继续保持全球最大商品期货市场的地位。

不仅如此,从具体商品成交量来看,中国包括豆粕、菜粕、豆油和螺纹钢的多个品种在全球名列前茅。中国期货交易量的大幅增加与上市品种速度的加快密切相关。2013年相继上市了焦煤、动力煤、石油沥青、铁矿石、鸡蛋、粳稻、纤维板、胶合板8个商品期货品种和国债期货1个金融期货品种。

 

 

(关键字:中国 商品期货 金融期货)

(责任编辑:0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