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在攀枝花会展中心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科技工作会,表彰2013年度为攀枝花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研究部署全市科技工作。
攀枝花市委书记刘成鸣,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剡,市委副书记杨自力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根据《攀枝花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市政府91号令),市政府决定,对高磷钒铁渣提钒技术等75项科技成果授予2013年度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会上,在热烈的掌声中,攀枝花兴辰钒钛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有限公司、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等获奖项目的实施单位负责人走上主席台,从参会领导手中接过奖励证书。
刘成鸣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在科技战线上辛勤耕耘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
在全面分析我市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不足后,刘成鸣指出,各级科技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市委对加快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推进科技创新的信心和决心,切实增强推进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大胆创新、与时俱进,更加充分地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推动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增强攀枝花在区域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
刘成鸣强调,要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不断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支撑。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始终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基本方针,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推进科技攻关,加速成果转化。
一要着力抓示范,加快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今年是试验区建设突破年,要将科技成果研发作为扩大试验区影响力的关键,扎实做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全球招标等重点工作,加快破解技术瓶颈,走出一条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新路子。
二要着力抓主体,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推动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成长型企业,推进企业开放合作。
三要着力抓关键,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创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模式,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放胆、放手、放开使用人才,全面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四要着力抓转型,大力推进产业创新。努力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现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五要着力抓要素,创新科技与金融的结合。鼓励各类金融资本、战略投资者参与到科技研发中,把试验室里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刘成鸣要求,要加强领导,强化保障,努力推动全市科技工作上台阶。认真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责任,构建分工明确、权责统一、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形成推进科技兴市的强大合力;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引导经济实体推动自主创新能力再上新台阶;广泛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教育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耐得住寂寞,立足本职,兢兢业业,在科技战线上创造佳绩。
市领导艾磊、张汝林、刘建明、庞向东出席会议。
政策引导
2006年,为奖励在全市科学技术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和组织,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攀枝花科技进步,加速经济社会发展,我市正式颁布实施《攀枝花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根据该办法,市政府设立“攀枝花市科学技术奖”,包括“攀枝花市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和“攀枝花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杰出贡献奖不分等级,科技进步奖设3个奖励等级。其中,杰出贡献奖每三年评选一次,每次奖励人数不超过2人,可以空缺;技术进步奖每年评审一次,当年评审当年奖励,奖励项目总数不超过符合条件的申报项目的55%。
杰出贡献奖奖励标准为20万元,获国家科技奖励二等奖以上等项目的主要组织者或实施者,不受该额度限制。技术进步奖奖励标准为:一等奖5万元;二等奖3万元;三等奖1万元。
获奖项目特点
钒直接回收技术获突破 高磷钒铁渣提钒技术使钒直接回收率达90%以上,具有能耗低、成本低、污染小等特点。项目试生产阶段,年处理高磷钒铁渣约2万吨,年产值达9000万元。
变废为宝促农业增效 蔗渣种灵芝技术研究建立了新型的灵芝出菇管理模式,形成了相关技术操作规范,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该技术使灵芝产量提高18%,成本降低30%,综合经济效益提高1倍以上。
成果转化惠及民生 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率综合干预措施的研究预防效果明显,减少初生缺陷儿163人,减少直接经济损失3260万元。
(关键字:兴辰钒钛 高磷钒铁 攀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