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出稳外贸“利剑” 将增加消费品进口

2014-5-27 9:23:56来源:中国联合商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5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涉及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放开原油进口限制以扩大原油进口渠道、保持货物贸易的稳定增长、支持服务贸易的发展、同时扩大营改增范围、对服务出口实行零关税或者免税,鼓励增加消费品进口等16条意见。

观察人士表示,本次16条稳外贸措施中,鼓励增加消费品进口成为亮点。消费品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商品大类,但是我国消费品的进口,相比其他大类商品进口所占比重却较小。本次国务院16条政策的发布,将有利于增加消费品的进口,进一步拉动国内经济增长。

16条稳定外贸措施出台

外贸发展不仅对稳增长、保就业至关重要,也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意见》表示,目前我国外贸形势复杂严峻,实现全年预期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必须兼顾当前和长远,采取果断有力措施,支持外贸稳定增长。分析人士认为,国务院出台16项稳定外贸意见,将有效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外贸企业信心、促进进出口平稳增长,从而支持外贸稳定增长。

早在4月底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扶持稳定外贸的政策举措。此次发布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是对4月份国务院支持外贸政策的落实,不仅对涉及相关政策的内容进行明确,还要求具体落实到相关部门。

着力优化外贸结构成为本次稳定外贸的首要举措。《意见》提出支持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合理增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必要的一般消费品进口。保持货物贸易稳定增长,做强一般贸易,提升加工贸易,发展其他贸易。扶持服务贸易发展,扩大服务进出口。发挥“走出去”的贸易促进作用。

根据《意见》,国务院要求进一步改善贸易环境。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减少出口商检商品种类,优化监管方式方法,全面推进“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整顿和规范进出口环节经营性服务和收费,减轻企业负担。规范进出口秩序,坚决防止恶性竞争,加强贸易摩擦应对。

强化政策保障成为本次稳外贸的“后盾”。国务院要求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改善融资服务,拓宽进出口企业融资渠道。加强出口信用保险(放心保)支持,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覆盖面,加大对小微企业等的支持力度。鼓励保险公司扩大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进一步增加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经营主体。进一步加快出口退税进度,保证及时足额退税。适时扩大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试点范围。采取综合措施,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

增强外贸企业竞争力是《意见》发布的重要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国务院将支持包括民营、中小等各类外贸企业发展,引导外贸企业结构调整、兼并重组、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外贸生产基地、各类贸易平台和国际营销网络建设。出台跨境电子商务贸易便利化措施。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为小微企业出口提供专业化服务。扩大“市场采购”方式试点范围。

分析人士指出,国务院此次16条意见,将释放极大的政策活力,刺激“三驾马车”中的出口。在不实行大规模刺激的前提下,以及美国经济逐渐复苏的背景中,目前经济增速放缓的困局将得到有效缓解。

增加消费品进口 促经济增长

按照联合国的广义分类法,消费品分为这几大类型,即食品与饮料、耐用消费品、半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联合国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消费品进口额仅为1643.1亿美元,仅占总进口额的5.85%,而中间品和资本品占总进口额的比重达到了95%左右。

食品及饮料是我国第二大类进口的消费品,其占进口总额的比重基本维持在30%左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曾铮此前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食品及饮料是劳动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产品,相对而言,我国在这类产品上并不具备竞争优势。

消费品的进口,给人的感觉往往是用本国创造的收入去购买国外的商品,从而造成国民收入的流失。但实际上,从长期角度来看消费品的进口还是有助于经济增长的。消费品进口可以通过拉动和创造需求、模仿技术和竞争效应来促进经济增长。

分析人士指出,一个国家潜在的消费需求并非总是能够由国内的生产所满足。如果处于封闭的经济环境中,有些潜在的消费需求就无法最终形成消费支出,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进口商品一般含有大量的技术信息,进口国可以发挥“后发优势”模仿其技术,进一步提高本国的技术水平。当进口产品的技术为进口国掌握后,便可以投入生产使该类产品成为该国国内产品。

资料显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消费文化的相互渗透,国内目前尚不存在的商品,会培育国内消费者对该类商品的需求,同时也带动国内其他相关商品的需求,从而促进国内经济增长。

近年来,我国对消费品,特别是对中高档消费品及奢侈品的关税一直比较高。较高的关税可能会保护国内企业的发展,但也会导致一系列的贸易问题。高关税带来的直接后果是部分商品的国内外售价差别很大,这会直接催生海外代购和消费的热潮。大量的消费被转移到海外市场,直接导致我国国内的税收收入减少。

本次16条稳外贸意见,提出进一步改善贸易环境,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得较晚,仍处于逐渐完善阶段,尚不健全阶段。相关部门应减少垄断,营造平等有序的竞争环境,促进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

另外,消费品的大量进口是因为进口商品在质量、科技、品牌等方面较本土商品更有吸引力。有文章指出,本土品牌应该通过正当的竞争,完善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转变和创新零售模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高档优秀的民族品牌。这样,一方面能减少消费品的进口,另一方面也能促进本土企业的发展。

 

 

(关键字:国务院 营改增 出口)

(责任编辑:0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