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时间8月7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公布了美国、欧盟、日本诉中国稀土、钨、钼相关产品出口管理措施案上诉机构报告。商务部条约法律司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表示,对于上诉机构维持专家组关于中方涉案产品的出口关税、出口配额措施不符合有关世贸规则和中方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裁决,中方感到遗憾。
事件起因与历程回顾
2012年6月,美国、欧盟、日本就中国稀土、钨、钼三种原材料出口管理措施,正式向世贸组织WTO争端解决机构提起诉讼。他们提出,中国对上述三品种采取出口配额、出口关税、价格以及数量控制,违反中国2001年加入WTO时的承诺。
2014年3月26日,WTO初裁中国稀有金属涉案产品的出口管理措施违规。针对专家组上述裁决,美方于4月8日提交上诉请求,中方随后对美国提出交叉上诉请求,并于4月25日对欧盟、日本提出上诉请求。商务部称,一般WTO会在三个月内做出裁决。而有媒体报道,最终裁决结果应在8月上旬出台。
不过初裁之后就有业内人士认为,无论终裁结果最终何日颁布,中国败诉是大概率事件,若有调整,可能仅会在一些细节上。果不其然,世贸组织上诉机构昨日裁定中国稀土、钨、钼出口政策违规。商务部条约法律司负责人表示,世贸组织上诉机构报告与专家组报告将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通过后,成为生效裁决。中方将根据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规则妥善做好本案后续工作。
目前现状与后期研判
众所周知,中国稀土、钨、钼等稀有金属资源较丰富,但全球稀有金属市场主要在海外。以钨为例,我国储量占世界的47%,却供应了世界85%的消耗量。所以出于保护可用尽的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需要,我国近年来一直对国稀土、钨、钼等相关稀有金属产品采取征收出口关税、实施出口配额管理的措施。不过据了解,单就这些措施来说,确实不符合WTO相关规定。
毫无疑问,中国作为WTO的重要成员国,面对此次WTO对稀土钨钼案的终裁结果,将不得不被迫调整此前长期以来对涉诉的稀有金属产品所实施的出口管控措施。而以目前的现状和形势看,预计2015年,涉诉的稀有金属品种稀土、钨、钼恐怕需要取消出口配额,至于关税则可能会降低甚至也会取消。这在年末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工业品出口配额通知和关税实施方案里面,应该会有体现。
钨市场或将最先受益
具体对钨而言,一旦取消出口配额,降低或者取消出口关税,其出口数量无疑会有较大的增幅。这将拉动国内钨产品的需求消费,进而提升价格。此外,自去年以来,美国经济强力复苏、日本欧盟经济正在回暖,海外对于稀有金属需求正在上升,而中国经济增速下降,由此形成海外价格高于国内价格的局面。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钨产品出口量同比去年出现了明显的增长。而由于我国在世界钨产品供应方面比较集中,加之钨产品出口规模在国内钨行业体系内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放开海外出口后,钨市场或将最先受益。
当然,在上述出口管控措施取消之前,如何出台政策更好地保护钨资源则成为了摆在钨行业面前的重要课题。譬如大力整顿非法开采企业、严格控制开采总量,真正做到有令即行、提升钨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延伸产业链条、推进钨资源整合,改革资源税征收模式,以体现出资源的稀缺性与开采的环境成本等等。
(关键字:WTO 稀有金属 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