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本网了解,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10月国内铁合金产量为335.33万吨,环比9月增长2.97%,同比2013年10月微增0.64%;1-10月累计产量为3124.65万吨,同比2013年增长6.25%。而11月铁合金日均产量为108172吨,环比9月则小幅下降0.35%。
终端钢铁方面,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10月全国粗钢日均产量217.81万吨,环比下降3.3%,3月以来首次跌破220万吨。10月我国粗钢产量6752万吨,同比下降0.3%;1-10月我国粗钢产量68535万吨,同比增长2.1%。10月我国钢材产量9525万吨,同比增长2%;1-10月我国钢材产量93447万吨,同比增长4.7%。钢铁行业在今年经历了痛苦的煎熬,产能过剩依然加剧,钢价跌回十年前,环保力度却同步增加。低增长、低效益、低价格、高压力,“三高一低”成为钢铁行业的新常态。虽然钢铁企业积极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内部管理、努力降本增效,再加上铁矿石、煤炭等原燃料价格回落,行业经济效益逐渐有所好转,但总体经营形势仍然严峻。
而随着钢材需求增长缓慢,钢铁生产增速明显回落,钢铁市场始终都未能真正摆脱困境,这直接导致上游铁合金产业发展受到重创。特别是在铁合金自身产能严重过剩、供过于求的形势下,铁合金市场这几年一直是每况愈下,无论是铬锰硅等普通合金,或是钼钒等特种合金,绝大多数合金炉料产品价格都跌入了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谷,由此面临着严峻考验。即便是年末已经到来,铁合金市场总体仍在低位窄幅调整,业界难见盼涨心态,后期普遍看空为主。
具体分地区看,1-10月铁合金的主产地仍为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陕西等西北地区和广西、贵州、湖南、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以及山西、河南、山东、江苏等四省份。其中西北五省产量分别为457.89万吨、226.98万吨、182.77万吨、99.98万吨、55.07万吨,合计1022.69万吨,占总产量的32.73%;西南五省产量分别为382.69万吨、286.78万吨、234.11万吨、195.76万吨、105.16万吨,合计1204.5万吨,占总产量的38.55%。而山西、河南、山东、江苏等四省份产量分别为168.31万吨、163.9万吨、128.48万吨、122.37万吨合计583.06万吨,占总产量的18.66%。
硅锰和硅锰作为我国铁合金的两个主要产品,具体情况如下:10月国内硅铁产量为47.72万吨(折合含硅75%),环比9月增长7.36%,同比2013年10月下降4.04%;1-10月累计产量为431.94万吨,同比2013年微降0.93%。10月硅锰产量为98.02万吨(折合含锰硅量合计82%),环比9月增长1.61%,同比2013年10月下降2.02%;1-10月累计产量为905.55万吨,同比2013年微增0.97%。
其中硅铁主产地:宁夏10月硅铁产量12.16万吨,1-10月92.97万吨;青海10月产量10.98万吨,1-10月98.22万吨;内蒙古10月产量8.46万吨,1-10月78.41万吨;甘肃10月产量4.58万吨,1-10月43.95万吨;陕西10月产量2.31万吨,1-10月24.67万吨。
其中硅锰主产地:广西10月硅锰产量27.05万吨,1-10月产量238.52万吨;贵州10月产量12.55万吨,1-10月产量121.41万吨;湖南10月产量12.99万吨,1-10月产量135.38万吨;内蒙古10月产量10.58万吨,1-10月产量93.31万吨;云南10月产量4.46万吨,1-10月产量34.25万吨;甘肃10月产量3.42万吨,1-10月产量35.84万吨。
(关键字:铁合金 粗钢 硅铁 硅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