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钢成为全球第一产钒企业

2014-11-21 9:32:15来源:攀钢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从开发全球普通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技术到将“呆矿”变成战略资源,从大量依赖进口到掌控国际钒产品话语权,从“弃石”到实现钛资源“通吃”,攀钢紧握科技创新这把“金钥匙”,成功开启了攀西大裂谷宝藏之门。

50年光荣的拓荒历程,铸就了钒钛资源创新开发利用的流金岁月;50年艰辛的风雨洗礼,打造出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利用的排头兵。

自主开发多项钒工艺技术,成为全球第一产钒企业

作为一种战略物资,钒在19世纪被发现后,便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和航天等诸多领域,被誉为钢铁中的“黄金”。

“由于我国对钒的开发与利用相对较晚,技术落后,产品初级,且数量远远满足不了经济与国防建设的需要,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不得不花费当时非常宝贵的外汇从国外进口。”研究院钒钛冶金研究所所长孙朝晖说。

为此,国家对攀西钒资源的开发利用寄予厚望。1970年,攀钢投产。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攀钢对钒资源的开发揭开了序幕。

经过近10年的艰苦攻关,攀钢自行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雾化提钒技术,使我国由钒的进口国一跃成为钒的出口国。随后,攀钢又着手进行工艺技术比雾化提钒更为先进的转炉提钒生产工艺的研究。1985年,具有攀钢特色的转炉提钒技术开发成功,使钒的氧化率提高5%以上,半钢中的残钒降到了0.04%以下。

“这仅仅是攀钢在钒资源开发中迈出的一小步。”孙朝晖说,攀钢的梦想是打造中国自己的钒产业。

这样的初衷,支撑着攀钢在圆梦我国民族钒产业的创新之路上越走越广。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攀钢先后开发出国内独有的五氧化二钒生产工艺技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氧化二钒生产技术。

但攀钢并没有因此停止前进的脚步。1997年,攀钢又开始了攻克钒氮合金这一当时世界顶级技术的艰难之旅。

此前的20多年,由于其技术难度太高、生产难度太大,能做到商业化生产钒氮合金的厂家只有美国钒公司。而美国人为了独霸市场,一直对其拥有的钒氮合金技术严格保密、不报道、不转让。

在对钒氮合金技术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攀钢经过数年探索攻关,一举摘下了钒领域的“金苹果”——钒氮合金,并于2002年成功实现产业化。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为实现钒的绿色高效生产,攀钢组建课题组,开始进行氧化钒清洁生产新工艺的研究和探索。虽然没有任何可借鉴的材料,但是使命和责任容不得半点松懈和马虎。课题组成员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断通过创新,攻克了一个个难题。2012年,攀钢在西昌建成了大型钒制品生产厂,这条钒制品生产线是攀钢成功研发的世界领先的氧化钒清洁生产成套技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尾渣全部实现了循环利用。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攀钢依托不断创新的钒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成为今天全球第一产钒企业。

(关键字:攀钢 钒产品 钒钛磁铁矿 三氧化二钒 钒氮合金)

(责任编辑:0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