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2014钢铁行业多元产业发展大会上,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认为,新常态下,中国钢铁工业将以低增长、低价格、低效益和高压力为主要特征,而多元产业发展是必然选择。
“对于钢铁业而言,多元化发展是在前所未有的压力之下求生存的重要举措,非钢产业并非权宜之计和救急之策,而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新创说。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本钢集团董事长张晓芳则建议,钢铁企业多元化发展,要在做好“十三五”产业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冶金技术、设备、资源、人才等优势,在“近钢”产业上多做文章;同时,还要在多元产业引资合作上有动作,全面加快产权多元化步伐。
新常态倒逼“多元化”
在李新创看来,面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加之行业发展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钢铁行业也呈现出“三低一高”的发展特征,即低增长、低价格、低效益和高压力并存。
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161.9亿元,平均销售利润率为0.67%;其中钢铁主业实际利润仅为6.06亿元,仅占3.7%。这表明国内钢铁主业经营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主业利润非常微薄,市场稍有小幅波动就会将其吞噬殆尽。
中钢协副会长张长富认为,一边是居高不下的产量,一边是疲软的市场需求,当前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未有改观,整个行业走出困境只有一条路——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而多元产业发展将是必然选择。目前,首钢、武钢等部分钢铁企业的多元产业收入或实现利润已占总收入或利润的50%;宝钢多元产业收入已经近千亿元。
“当下已经进入‘十二五’末期,正值钢铁企业适应新常态、加速结构调整的关键期,钢铁企业的多元化发展也面临新挑战。”张晓芳表示,未来五到十年,钢铁多元化产业能否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新的飞跃,有效助推钢铁业转型升级,意义非凡且事关钢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多元化”已成世界大势
冶金工业规划院的相关调研报告显示,多元化经营是世界大型钢铁企业发展的大趋势。随着新兴国家钢铁工业的兴起和世界钢铁产能迅速增长,全球钢铁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日益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的钢铁企业难以依靠紧紧抱住钢铁产品生产来保持企业长期稳定的效益增长,为了规避市场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力,各国大型钢企从战略上开始走向多元化经营发展的道路。”李新创表示,如今的国际钢铁巨头如蒂森克虏伯、印度塔塔、新日铁、神户制钢、韩国浦项等,其多元产业均已与主业并驾齐驱。
例如,蒂森克虏伯非钢产业占比已经超过43%,如果把产品服务板块也算入非钢产业的话,其非钢收入占比已经达到74%;而塔塔集团服务业、能源业等非钢业务利润占比超过60%。
作为日本最大的钢铁企业,新日铁的多元产业发展也非常具有代表性。近年来,其多元产业对集团利润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家日本钢铁企业——神户制钢2012~2013财年的钢铁主业销售占比仅为42%,非钢业务收入占比接近58%。强调全球化业务的拓展、重视各项业务的相互渗透和协同发展,以及强化投入以确保拥有独有技术与产品等,都是神户制钢发展多元产业的成功经验。
相比国外大型钢铁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已经渐入佳境,我国钢铁企业多元化发展还存在不少瓶颈制约,这主要表现在:内部服务较强、外部开拓较弱;混合多元化经营模式,使得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多元产业收入比例依然偏低;历史遗留问题多、负担重,企业运行机制不完善;资金、人力、技术投入不足,多元发展的可持续性没有保障等。
“蒂森克虏伯等世界知名钢企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钢铁企业,而我国多数钢铁企业多元化发展大体包括贸易投资类、解决就业类和资源利用类,这些都没有结合企业成长背景和资源禀赋等基础条件,并从战略角度有效发挥企业自身的资源优势。”李新创直言。
“多元化”切忌千篇一律
在李新创看来,多元化发展战略是目前很多企业热衷的战略选择,也是国内外理论界和企业界争议最多的话题,国内钢铁企业在具体实践中要避免陷入误区。
对此,张晓芳建议,当前钢铁企业首先要做好“十三五”期间多元产业的发展规划,并统筹考虑与“十二五”规划的衔接,以及未来五到十年多元产业发展规划的接续,确保钢铁主业和多元产业实现双赢,重点考虑自有资源配置、环保节能、闲置资产利用等方面。
同时,要继续坚持“近钢”理念,并将其作为发展多元产业的中坚力量。“十一五”以来,部分钢铁企业充分利用冶金技术、设备、资源、人才等优势,着力开发与钢铁主业相近的产业,特别是围绕钢铁上游原料和下游延伸加工、钢铁发展的技术支撑、钢铁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逐步形成钢铁资源开发、钢材延伸加工、工程技术服务、资源综合利用等相关产业,并实现了大型化、成套化和规模化。
“在发展‘近钢’产业过程中,钢铁企业应重点关注冶金工程设计、设备设计与制造、成套设备供应及备件制造能力、工程咨询等领域,并且在核心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技术装备以及组织和管理大型工程项目建设的能力上,积极开发新项目。”张晓芳说。
张晓芳特别提到,未来一段时间,钢铁企业还要在多元产业引资合作方面下功夫,特别是大型钢铁企业集团,要加快与工业化国家的跨国企业开展多领域、多形式的技术合作;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采取合资、合作及建立股份制企业等方式联合办厂,提升多元产业市场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技术推广、两化融合、地域优势特色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未来钢铁企业多元发展的蓝海。包钢副总工程师、规划发展部部长吴钢生告诉记者,目前包钢正在着手制定“十三五”期间多元产业的发展规划,焦炉煤气、铜钼等伴生矿开发等领域都是重点考虑的范畴。
“发展多元产业,不能盲目追求大而全,由于区域位置、发展理念、产品结构、目标客户等差异,钢铁企业在布局多元产业发展时都应立足自身优势,选择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多元化产业发展路径,切不可照搬其他企业经验,惟此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张长富坦言。
(关键字:钢铁行业 钢铁主业 多元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