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协副会长:加强产业协同 推动转型升级

2014-12-3 9:20:33来源:中国冶金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今天(11月28日),钢铁生产企业、冶金装备备件制造企业、节能环保装备企业、冶金工程设计研究院所、冶金行业媒体及有关单位150家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设备部门负责人以及冶金设备专家200多人,欢聚一堂,隆重召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设备分会成立大会,这是我们钢铁行业的一件大事。

各位代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成立以来,一直牢牢地把握自身定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特别在为会员单位服务、为行业服务中,紧紧依靠企业办会,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扩大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作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内容,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推进社会组织依法自治,限期实现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是行业协会自身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按照党中央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的要求,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对加强协会自身改革和协会工作的改进制订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包括转变作风、强化服务宗旨、强化政治纪律等。为了更好地把握自身职能定位、加强自身建设,与全行业一起迎接挑战、同舟共济,发挥好行业社会组织的作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决定成立包括冶金设备分会在内的若干分会,作为协会职能的补充和延伸,为实现行业和协会可持续发展服好务。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设有12个工作委员会,作为内部的工作机构,其中的冶金设备工作委员会成立15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随着产业的发展、市场化的改革,仅仅是钢铁生产企业之间的交流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建设全产业链的交流协作机制和平台。我国钢产量占到世界的一半以上,是全球钢铁第一大生产和消费国;我们的技术装备发展也很快,但还不均衡,关键设备进口较多。如何推动冶金装备备件的研发、制造、应用不断提升,促进生产发展,确保装备优质低耗适用,推进结构调整、品种质量、节能环保是我们装备战线应对的重大课题。

冶金设备分会应运而生,是大家的共同心愿,就是要加强钢铁设备备件全产业链企业协同发展,推动我国钢铁装备整体水平的提高,支撑和服务于全行业转型升级,为实现钢铁工业的强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同志们,今天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设备分会正式成立了。我代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对分会的成立,表示衷心地祝贺!冶金设备分会成立后,要按照钢协章程和分会条例开展业务活动,更好地发挥作用,积极探索新常态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冶金设备管理新机制。

同志们,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都描绘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建设钢铁强国是新中国几代钢铁人的不懈追求,在建设“美丽中国”和“法治中国”的蓝图中,实现钢铁强国梦,是中国钢铁行业的历史责任。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近10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近两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经济发展开始步入到一个新常态。面对这种新常态,钢铁行业必然面临着高产能、低增长、低价格、低效益的新常态。这对钢铁行业来讲,既是压力、也是挑战,更是深化改革、加快调整的新机遇:一是钢铁行业消化过剩产能,进行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新机遇;二是企业改革创新的新机遇;三是钢铁市场需求升级和结构变化升级的新机遇;四是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新机遇。

在这个新常态与新机遇的大背景下,就冶金设备工作我讲四点建议和看法。

1.冶金工艺技术的提升和装备技术的创新,是推动中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纵观钢铁工业的发展,冶金技术的创新集中体现在装备水平的不断提升,冶金装备水平提升支撑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

回顾我国钢铁工业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经历了重要的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上个世纪70年代,武钢1700热连轧机的引进,该装备代表了当时先进的热轧板带技术。通过整套引进,最新的轧制技术从德国、日本引进过来,使中国热轧板带生产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大缩减。

第二个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建设上海宝钢一期工程,全套冶金装备技术从日本等引进,宝钢集成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世界钢铁工业最新技术,使我国冶金装备硬件水平大大提升。尤其是后来通过宝钢装备技术的消化吸收,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国内一大批钢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装备技术的自动化、连续化,促进了中国钢铁工业水平的快速提升。

第三个阶段,上个世纪90年代,鞍钢自主研发1700ASP薄板坯连铸连轧成套设备,开启了我国自主集成大型现代化冶金设备的进程,也标志着我国冶金装备从引进、集成走到自主创新发展的路子上来。

第四个阶段,21世纪初,“十一五”期间,首钢曹妃甸和鞍钢鲅鱼圈两个千万吨级先进钢铁基地的建设,标志着我国大型冶金装备技术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钢铁工业开始了以循环经济为导向发展模式转型的实践。

从以上4个阶段看,钢铁工业的创新和先进技术是靠设备来实现的,优良的装备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支撑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生产力。据有关方面统计,全行业有130平方米以上烧结机275台;大型焦炉2200座;高炉1480座,其中1000立方米以上480余座;转炉810座;电炉360座;板、管、带轧机近千套。正是这些庞大的生产装备支撑着强大的中国钢铁产业。

2.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管好、用好冶金装备是企业超越对手的核心竞争力。装备管理水平的高低代表企业的管理水平,是企业必须夯实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企业一项永恒的课题。当前铁矿石、煤焦价格大幅下降,钢铁生产成本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设备运行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大幅度上升,管好、用好冶金装备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3.装备备件企业的提升,要紧密关注和支持服务于全行业技术发展和产品品种质量的更新。装备是与工艺技术紧密结合的,技术与管理是靠装备来体现的。因此企业装备管理水平与企业生存发展紧密相连,与市场竞争力紧密相连,因此钢铁企业要高度关注行业技术和工艺发展方向。

行业专家们总结了今后全行业工艺技术和品种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今后行业工艺技术重点发展方向:绿色、可循环钢铁制造流程技术,低碳制造技术,高效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技术,高效、节能、长寿综合冶炼技术,高效、低成本钢生产技术,高性能、低成本钢铁材料设计与制造技术,高精度、高效轧制及热处理技术,复合材料制造技术,面向全流程、质量稳定控制的综合生产技术,信息化、智能化钢铁制造技术。

钢材品种重点发展方向:建筑桥梁用钢,主要是高强、抗震、耐低温钢材;能源用钢,重点是耐磨、耐蚀、低温的管线钢材;军工用钢,主要是高强度、高性能硬质合金、钛合金、优质不锈钢,用于船体、航天航空;船舶及海工用钢,主要是高强、高韧、耐腐、低温钢材;汽车与轨道交通用钢,主要是第三代深冲双相汽车板,高铁车轮、车轴、轨道用钢;关键特殊钢,高品质的齿轮钢、轴承钢、工具钢、模具钢,高性能钢丝钢。

以上10项工艺技术发展方向和6项钢材品种发展方向,我们钢铁生产企业、装备制造企业、设计企业都要高度关注,共同推进,协同发展,促进我国钢铁工业的技术与装备的提升。

4.把分会这一平台建设好、利用好,为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加油、鼓劲、保驾护航。装备的管理、更新、升级是我们行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我们把冶金设备工作委员会变成冶金设备分会,不是简单的改名,而是要从工作的内涵上提升,从加强设备现代化管理上提升。

冶金设备工作委员会是钢协成立时就设立的一个工作机构,这些年培养了一支庞大的、实干的、高素质的好队伍。通过成立分会,相信将来会把冶金装备链这样一个大产业凝聚起来。钢铁企业是最大的使用方,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贸易企业是提供方,都是钢铁行业的主力军。有了分会这个平台,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在于勇会长的领导下,大家共同形成合力,把分会管理好、建设好、利用好。

为此,我对各会员单位、理事单位、会长单位、副秘书长单位和分会机关,提几点希望:

一是今后各会员单位,第一要积极参加分会的活动;第二要加强联系和沟通;第三要不断建言献策,共同努力把分会建好。

二是担任分会的理事单位、会长单位、副会长单位、副秘书长单位,从今天起就要担负起责任,在分会的各方面工作中多尽一份力、多做一份贡献,起到榜样和模范的作用。

三是分会机关工作要务实、高效,转变作风。将来驻会专职人数不会很多,工作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内部也要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完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营造能够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同时,要进一步研究和发挥好分会的各专业委员会的作用,整合优势资源,培养一批精于策划、长于管理、复合多能、团结协作、竭诚服务的团队,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探索市场化管理运营模式,保持我们这个分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字:冶金装备 节能环保 钢铁工业协会)

(责任编辑:0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