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2年间,大宗商品和其他一些金融资产在宏观经济和政治因素影响下保持了高度的同步性。不过随着原材料价格波动逐渐回归基本面,供求关系成为了一些大宗商品的决定性因素。
大宗商品之间同步上涨和下跌的光景也已成为历史,一些品种出现了现货溢价,一些品种则处于期货溢价之中。
所谓的现货溢价(Backwardation)是指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或者近期月份合约价格高于远期月份合约价格)。包括铜、民用燃料油、豆粕和可可粉在内的一些原材料近期均出现了现货溢价。
以铜来看,虽然2014年全年市场供给略大于市场需求,但是2014年7月之后,铜价就处于现货溢价之中。交易员和分析师认为,中国国家储备局大肆购买铜以及铜在中国被当做抵押品是导致短期供求关系变化的关键。
不过随着铜市场供给的增加以及青岛港丑闻的爆出,分析师认为铜的现货溢价情况将得到缓解。Macquarie Securities分析师Colin Hamilton就认为,随着LME库存的增加,铜的现货溢价将逐渐收窄。
豆粕的供给端也无法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作为全球最大的豆粕出口国,阿根廷的豆粕出口占到了全球的40%。阿根廷高涨的通胀使得当地农民囤积豆粕以获取美元收入。在2014年大多数时间内,豆粕都处于现货溢价之中。Rabobank分析师Steve Nicholson表示,美国家禽和猪肉产业对于豆粕的需求比市场预期的更为强劲。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期货溢价(Contango),现货价格低于期货价格(或者近期月份合约价格低于远期月份合约价格)。过去数月,原油市场因OPEC拒绝减产和美国页岩油繁荣而出现了期货溢价,谷物则由于气候环境良好也出现了期货溢价。
巴克莱银行大宗商品主管Kevin Norrish表示,大宗商品与股市的联动性在2014年已经出现减弱趋势。那些主动型、价值导向的交易策略2015年表现强劲。
(关键字:大宗商品 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