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微合金化钢比例达16.5%

2015-3-25 9:15:08来源:中国钢铁新闻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3月19日至20日,中信微合金化技术中心年会(中信-CBMM R&D 项目报告会)在北京召开。近年来,随着国内钢企及下游应用产业逐步加大对于微合金钢的推广及使用力度,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微合金钢的比例已增至16.5%。

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吴溪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干勇,中信金属有限公司董事长、中信微合金化技术中心主任孙玉峰等出席了此次年会,中信微合金化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郭爱民主持会议。

据郭爱民介绍,中信金属一直以市场为导向,为促进铌微合金化技术开发和应用,每年投入科研经费,组织下游制造企业、钢铁企业、研究院所、终端用户产业链合作科研项目。2002年至今已设立100余项含铌钢科研项目,累计投入3000万元,推动产业链钢铁材料优化升级。通过多方的努力,在过去18年中,中国微合金化钢的比例从1996年的7.2%增长到2014年年底的16.5%,其中板材领域微合金化成为技术主流。

郭爱民同时还表示,目前全球平均吨钢铌铁消耗强度为50g/t,其中欧洲为110g/t、日本80g/t,中国仅为23g/t。一方面从铌铁的消耗强度可以反映出中国和国外控轧控冷技术及产品结构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在碳钢方面,中国的铌微合金化钢的发展仍具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

据了解,在2014年中,“乘用车用具有良好外观的轻量化大通风孔钢制车轮开发”等6个项目在中信微合金化技术中心平台上形成产业链合作。2015年,该中心将就“厚壁X80卷板开发和应用研究”等16项技术展开对外合作。

此外,“乘用车排气系统用409Ti及409Nb-Ti不锈钢性能对比研究”等20余项微合金钢专项研究及利用成果在此次会议上进行了展示,来自钢铁企业技术部门、下游用户企业及科研院所的200多名代表出席了此次年会。

(关键字:微合金化 中信金属)

(责任编辑:0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