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转型向新常态经济或改变大宗商品市场

2015-3-25 9:27:10来源:环球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据美国《市场观察》网站3月23日报道,中国新常态经济虽然发展势头强劲,让人印象深刻,但已无法复制过去十年的飞速增长。根据花旗集团最近的报告,由于中国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全球经济大宗商品或将发生根本性转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一直在苹果手机、运动鞋和家具生产方面占主导地位,同时,中国还是全球大宗商品的消费原动力,为一个持续了多年的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提供了支持。正是这样的模式多年以来支撑着世界商品行业。但如今,随着大宗商品连续多年价格下跌,过去的繁荣已不复存在。分析师正在观察持续数月的降价所带来的更多风险,预计它在工业结构、交易趋势和商品市场方面都会带来巨变。

美元升值造成了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低迷,但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主要因素。这并不是不仅是周期性的暂停,则是政府深思熟虑后采取的,目的为最终实现中国经济再平衡的决策。早在八年前,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就曾警告中国经济是“不稳定的、不平衡的、不协调的、不可持续的”。

屏蔽此推广内容面对环境污染,工业产能过剩,投资过度引发的公司高负债水平等问题,中国不得不寻求新的发展道路。而这样必然会使增长速度放缓。

花旗集团分析师认为,将投资在GDP所占份额比重由现在的50%降低到40%,是实现中国经济再平衡的着手点。未来投资增长应该比GDP增长低4%。基于先行7%的经济增长目标,中国应该将投资增长速度控制在3%左右。这种改变将偏向个别商品,煤炭、钢铁和矿石等传统资源产品受影响最大,镍、铬等中国稀缺资源产品将发展更好。对于基础金属,不排除未来中国将进行加税的可能性。花旗集团强调,大宗商品周期已经被重置,现在必须习惯多极化世界。现在谈到需求增长,人们不再只是提到中国,而是会逐渐关注能源五巨头:东南亚、中东、拉丁美洲和非洲。

可以预见,中国新兴市场力量将会加速中国经济的再平衡。采矿和冶炼行业,尤其是负债水平较高的企业,将受到压力。高收益债券或将因通货紧缩而削弱债务还本付息。澳大利亚投行麦格理银行(Macquarie)预计,在长期之内,银行将从资本上游转移,进入新兴经济领域,以谋求更多利润。

同时,投资者期待有所行动,使中国经济具有更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他们也对现有的转型表示担忧,担心中国经济增长会失去目标。花旗集团指出,中国服务业劳动力远多于重工业,这值得欣慰。转型应该以就业率为依据,减少进程中带来的创伤。此外,分析预测投资者将更多关注中国新兴经济增长机会,对于大气污染型重工业则会逐步减少关注。可再生和清洁能源仍将受到官方支持。

 

(关键字:新常态经济 大宗商品)

(责任编辑:00768)